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学武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极地测绘科学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低维
  • 1篇多任务
  • 1篇信息平台
  • 1篇业务流
  • 1篇业务流程管理
  • 1篇日志
  • 1篇事件日志
  • 1篇数据交换
  • 1篇通信
  • 1篇破冰船
  • 1篇网络
  • 1篇网络共享
  • 1篇流程管理
  • 1篇考察站
  • 1篇广域
  • 1篇广域网
  • 1篇航线
  • 1篇航行
  • 1篇GIS
  • 1篇GPS

机构

  • 4篇中国极地研究...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测绘局
  • 1篇武汉市勘测设...
  • 1篇西南电子电信...

作者

  • 4篇单学武
  • 3篇汪大立
  • 2篇艾松涛
  • 1篇刘健
  • 1篇鄂栋臣
  • 1篇雷靖
  • 1篇李升贵
  • 1篇沈权
  • 1篇朱建钢
  • 1篇李英旭
  • 1篇吕渊

传媒

  • 2篇极地研究
  • 1篇测绘地理信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雪龙在线网络信息平台的研发与展望被引量:13
2011年
雪龙在线是一个连接"雪龙"号与国内的网络信息平台,借助于海事卫星通讯链路(BGAN)将船上航行动态信息与科考仪器数据与国内服务器进行交换,并在互联网实时发布获取的动态数据,为极地考察主管部门、考察队员及其家属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了解"雪龙"号航行状态、关注极地考察的窗口,并可通过国内专家团队和专业数据产品为"雪龙"号航行提供有益的信息支撑。雪龙在线目前已经开发的功能包括:实时数据游览、计划航线浏览、实际航迹点抽样显示、查询某一天的实际航线、"雪龙"号动态数据曲线图浏览、"雪龙"号历史航迹回放、南极考察队相关新闻发布以及从国内向"雪龙"号传递海冰分布图等;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展陆地端到船端的信息传递和船岸双向互动功能。
艾松涛鄂栋臣朱建钢李升贵汪大立单学武刘健雷靖
关键词:数据交换GPSGIS
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时间与活动多任务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业务流程管理的时间与活动多任务预测的方法及系统,将业务流程管理与深度神经网络结合,提出了Self‑Att‑BiLSTM业务流程活动与时间多任务预测,将事件轨迹转化为特征编码作为输入,通过嵌入层将高维稀疏...
李文俊单学武贺琪杨巧青汪大立
文献传递
中国历次极地考察航线及破冰船航行特征分析(1984-2019)被引量:7
2021年
1984-2019年,中国共有7艘考察船38次远赴南北两极开展科学考察活动,其中南极29航次,北极9航次,累计航程160万km。重点分析了"雪龙"号破冰船的航行特征参数,并结合GPS、机舱、罗经等多源数据,建立了破冰船航行状态分类识别模型,进而研发了破冰船的经停港口和停靠极地站点的识别模型。运用该模型对以往极地考察航次中考察船的经停港口和停靠极地站点进行识别和统计,累计经停了14个国家的32个港口,累计停靠了11个国家的18个极地考察站。探究了考察航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考察船的往返路线选择情况,并总结了南极考察船穿越西风带的航迹规律。最后利用分析结果,总结出中国南极科考4个阶段的特征,为未来南极科考提供参考建议。
艾松涛陈一凡桂大伟张汝诚沈权单学武
中国极地考察站广域网通信建设与服务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南极两站卫星通信网络系统项目的建设,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广域网通信能力和站区网络通信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系统阐述南极两站的广域网通信现状,内容包括南极两站卫星通信链路的建设情况、考察站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情况以及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情况,涉及卫星通信、局域网以及VOIP等技术;对未来几年极地考察通信中可能会采用的通信技术建设提出建议。
单学武江天乐汪大立吕渊陆大海李英旭
关键词:广域网通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