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新生血管
  • 1篇血管
  • 1篇阳有余阴不足...
  • 1篇阴不足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思想论
  • 1篇朱丹溪
  • 1篇综合征
  • 1篇围绝经
  • 1篇围绝经期
  • 1篇围绝经期综合...
  • 1篇相火
  • 1篇六郁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经期
  • 1篇绝经

机构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刘璐
  • 1篇李彤
  • 1篇赵萍
  • 1篇陈慧贞
  • 1篇刘鸽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基层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评价股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运用超声造影成像探讨股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梗死的相关性,评价股动脉斑块稳定性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选取62例存在股动脉低回声斑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均行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成像,检测患者股动脉斑块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斑块造影增强强度(EI)、曲线下面积(AUC)及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情况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造影EI及AU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III、IV级新生血管居多,对照组中I、II级新生血管居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斑块最大厚度、横截面积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EI和AUC均与脑梗死呈正相关(r=0.331、0.416、0.410,P<0.05)。结论 1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检测脑梗死患者股动脉低回声斑块的特点为新生血管较丰富,斑块较不稳定。2股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情况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有望为临床预测及防治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提供新方法。
刘璐赵萍陈慧贞伍凌鹄刘鸽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股动脉造影剂脑梗死
基于朱丹溪学术思想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初探
2023年
朱丹溪(朱震亨)是金元四大家“滋阴派”创始人,“阳有余,阴不足”“相火论”“六郁学说”是其著名学术理论。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相火妄动、气郁不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PMS)妇女的常见病证,朱震亨重视滋阴降火、升补阴血、调气解郁的治疗思路契合PMS妇女的病理特点,其学术观点对本病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罗燕彤徐晓凡李彤吴新权刘璐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朱丹溪相火六郁阳有余阴不足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