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江凯

作品数:30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酒精
  • 6篇酒精性
  • 6篇肝病
  • 5篇信号
  • 5篇通路
  • 5篇细胞
  • 5篇解毒
  • 5篇化瘀
  • 5篇肝硬化
  • 4篇蛋白
  • 4篇信号通路
  • 4篇通腑
  • 4篇内毒
  • 4篇内毒素
  • 4篇解毒化瘀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脂肪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机构

  • 3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30篇刘江凯
  • 10篇李素领
  • 8篇赵文霞
  • 6篇王振
  • 2篇刘光伟
  • 2篇张丽慧
  • 2篇马素平
  • 2篇段飞
  • 1篇陈欣菊
  • 1篇张小瑞
  • 1篇袁培培
  • 1篇张岚
  • 1篇刘晓彦
  • 1篇崔健娇
  • 1篇张建文
  • 1篇王艳
  • 1篇李艳敏
  • 1篇王晓
  • 1篇刘雪涛
  • 1篇郝尧坤

传媒

  • 9篇临床肝胆病杂...
  • 5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研究
  • 1篇中成药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道微生态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细菌易位是肝硬化SBP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查阅了近年来相关文献,阐述了肠道菌群紊乱、胆汁酸代谢失调、肠屏障功能受损、免疫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等在SBP发病中的内在关系,总结了微生态制剂及粪菌移植防治SBP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通过从肠论治SBP及相关热点靶标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张建文刘江凯张小瑞
关键词:自发性腹膜炎肠道微生态细菌易位肠屏障
健脾清化方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_4^+CD_(28)^-及CD_4^+CD_(25)^+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67例AIH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基础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4例在基础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清化方(由泽泻、生黄芪、草决明、赤芍、荷叶组成),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CD_4^+CD_(28)^-及CD_4^+CD_(25)^+T细胞群的比例,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健脾清化方可以明显降低对AIH患者外周血CD_4^+CD_(28)^-T细胞群的比例及TNF-α水平,并可提升CD_4^+CD_(25)^+T细胞群及IL-10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能通过调整AIH患者外周血CD_4^+CD_(28)^-及CD_4^+CD_(25)^+T细胞群比例改善患者整体免疫失衡状态。
刘光伟赵文霞刘江凯张岚
关键词:健脾清化方自身免疫性肝炎
沉默调节蛋白1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2年
酒精性肝病(ALD)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种之一,我国ALD发病率正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态势。沉默调节蛋白1(SIRT1)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的脱乙酰化酶,在细胞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作用显著,有望成为ALD治疗新靶点。本文总结了SIRT1在ALD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研究ALD发病机制及其潜在治疗靶标提供参考和策略。
刘甜恬刘江凯李素领刘靓张雅儒张建文李冰倩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炎症
解毒化瘀通腑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通腑方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胆湿热证患者肠道稳态的调节作用及对内毒素、炎性因子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治疗组脱落2例,剔除2例,完成32例;对照组脱落2例,剔除1例,完成33例。两组均给予抗病毒、保肝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服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疗程为4周。运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两组粪便菌群进行基因测序,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ALT、AST、TBil、Alb)、内毒素(ET)、TNFα、IL-6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CD8^(+))的变化。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时,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时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299,P=0.022)。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均降低,Alb水平升高(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Bil水平降低更显著(Z=-2.165,P=0.030)。两组患者治疗后CD3^(+)T、CD4^(+)T、CD4^(+)/CD8^(+)水平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Z值分别为-2.146、-2.940、3.157,P值分别为0.032、0.003、0.002)。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TNFα、IL-6与ET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2.139、-1.982、-2.062,P值分别为0.032、0.048、0.043)。两组治疗后OTU数量均较前上升。肠道菌群结构丰度在门水平上,观察组治疗后厚壁菌门丰度的上升和拟杆菌门丰度的下降较治疗前更显著(Z值分别为-3.181、-2.215,P值分别为0.001、0.027);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厚壁菌门、蓝细菌门丰度的升高和拟杆菌门、梭菌门�
刘江凯牛亚蒙李素领马庆亮张建文张雅儒李冰倩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肠道菌群肝胆湿热证
基于TLR4/NF-κB通路的解毒化瘀通腑方干预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解毒化瘀通腑方通过TLR4/NF-κB通路干预内毒素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共1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各30只,并设置空白组。造模各组给予D-GalN (300mg/kg)+LPS(30μg/kg)腹腔注射制备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分别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处死8只大鼠,观察大鼠肝功能(ALT、AST)、内毒素、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NF-κB 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CD14、TLR4、MyD88、IKK、NF-κB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造模后大鼠肝损害明显,内毒素及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肝组织中TLR4、NF-κB mRNA表达及CD14、TLR4、MyD88、IKK、NF-κB的蛋白表达同步升高,24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同一时间点以模型组大鼠肝脏损害最为严重,中药组损害程度较模型组相对较轻,其中以中药高剂量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最为明显,在24h、48h时间点中药高剂量组ALT及AST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内毒素水平及炎性因子TNF-a、IL-1β、IL-6水平在同一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同一时间点,中药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TLR4、NF-κB mRNA表达及CD14、TLR4、MyD88、IKK、NF-κB的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TLR4抗体组表现相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损害以模型组最重,在同一时间点中药中、高剂量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表现较模型组轻。结论解毒化瘀通腑方能够降低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影响TLR4/NF-κB通路炎性级联信号的传导,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炎性递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起到肝细胞保护作用。
牛亚蒙刘江凯刘香丽李聪聪董永春刘少颖
关键词:内毒素肝损伤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中药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23年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一种病理性修复反应,是慢性肝病进展的关键环节,主要以肝星状细胞活化与细胞外基质弥漫性沉积为主要特征。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治疗肝纤维化的特效药物。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发展和进步,中医药以其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是影响肝纤维化形成与发展重要的信号通路,其主要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减轻肝细胞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及增强肝细胞自噬等发面发挥肝纤维化效应。该文通过梳理中药单体靶向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总结中药单体调控PI3K/Akt发挥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与其他信号通路的相互协同作用,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和临床新药研发给予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杨星王振李淑娣刘江凯李素领
关键词:中药单体肝纤维化
垂盆草防治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的方法探讨垂盆草防治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获得垂盆草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从而筛选出垂盆草的活性组分;通过OMIM、TTD、Gen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HCC主要靶点,利用STRING平台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 3.8.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平台分析“药物-成分-靶点”、参与其中的生物过程和通路,而后采用Cytoscape 3.8.0软件创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最后通过AutoDock Vina把核心靶点与重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得到垂盆草防治HCC主要关键活性成分4个。经过分析结果表明垂盆草有很大可能通过作用于RELA癌基因(RELA Proto-Oncogene,NF-KB Subunit,RELA)、苏氨酸蛋白激酶1(Threonine Kinase 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JUN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CASP)3、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Bax)、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CASP9、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10个核心靶点及相关通路来防治HCC。最后,分子对接预测的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相对稳定。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了垂盆草治疗HCC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共同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为实验和临床研究利用垂盆草奠定了基础。
李冰倩刘江凯张雅儒张建文
关键词:垂盆草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Child-Pugh分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与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31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西医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依据病例数多少,各证型分布依次为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不同证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存在一定差异,与肝郁脾虚证相比,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的门脉内径明显增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脾虚湿盛证门脉流速明显降低(P<0.05,P<0.01),瘀血阻络证门静脉血流量降低(P<0.05)。肝功能A级的患者以肝郁脾虚证为主,肝功能B级以湿热蕴结、脾虚湿盛为主,肝功能C级以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为主。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型呈一定规律分布,不同证型与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肝功分级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分型、病情评估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郝尧坤邵明义姬丹吕莹刘江凯马素平王绘平
关键词:证型血流量CHILD-PUGH分级
解毒化瘀通腑颗粒治疗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TLR4/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评价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对亚急性和慢加急性肝衰竭(SALF及ACLF)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该方对TLR4/NF-κB炎性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8例SALF及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通腑颗粒。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活动疫(PTA)、血浆内毒素(ET)均明显改善(P <0. 05),且试验组患者在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PTA、ET指标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而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癌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降低,且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LR4mRNA及NF-κBm RNA的表达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解毒化瘀通腑颗粒可减轻SALF及ACLF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脏胆汁淤积状态,减轻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患者内毒素的排泄或者抑制其吸收,减少内毒素的肝脏毒性反应,减轻肝损伤;并通过降低血清内毒素水平,影响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TNF-a、IL-6等相关炎性因子的产生及释放,达到减轻肝损伤的目的。
刘巧红刘江凯李素领
关键词:肝衰竭内毒素血症
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2022年
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当中,通过作用于线粒体、内质网和细胞核调节多种蛋白的翻译后化学修饰,对生物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其参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多种病理生理反应。本文对去乙酰化酶Sirtuins家族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可能的潜在途径。
宗也凯刘江凯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去乙酰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