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玲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2篇血管性痴呆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事件相关电位...
  • 2篇潜伏期
  • 2篇相关电位
  • 2篇波幅
  • 2篇痴呆
  • 1篇电位改变
  • 1篇短时记忆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性痴呆患...
  • 1篇血性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尤瑞克林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缺血

机构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作者

  • 3篇丛玲
  • 2篇董中国
  • 2篇魏春杰
  • 2篇潘颖华
  • 2篇姜尧佳
  • 2篇张继泽
  • 1篇葛丹
  • 1篇邹春颖
  • 1篇高凤荣
  • 1篇吴坤凌

传媒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0年
邹春颖高凤荣丛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尤瑞克林依达拉奉
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针灸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善情况,为其评价V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及针灸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纳入实验的11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药物组和针刺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结果:两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均有效,针灸组优于药物组;治疗后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针灸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对改善血管性痴呆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确切疗效。
潘颖华葛丹张继泽魏春杰姜尧佳丛玲董中国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波幅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短时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明确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治疗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为其有效的评价V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20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采取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认知状况的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药物组为48.3%,针刺组优于药物组;治疗后病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吡拉西坦,且安全可靠。
潘颖华董中国张继泽魏春杰姜尧佳丛玲吴坤凌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潜伏期针刺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