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波
- 作品数:2 被引量:35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农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家庭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数据,从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水平、兄弟姐妹数量、女性在其兄弟姐妹中的排序四个方面探讨农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家庭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教育性别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而父母受教育水平、兄弟姐妹数量、子女在其兄弟姐妹中的排序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教育的性别不平等。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改善女性的受教育水平;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加并没有显著影响子女间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女性在其兄弟姐妹中的排序也没有显著影响子女间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即是说家庭内部对性别间的教育分配呈现均衡化。因此,要想改善农村教育性别不平等,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只有当家庭能支撑子女的充分教育需求时,才能实现高水平、性别平等化的教育发展。
- 高继波胡鹏辉
- 关键词:农村教育性别不平等家庭经济状况
- 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被引量:348
- 2017年
-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新乡贤"一词被提出并引发了众多讨论。文章在考察新乡贤的历史渊源之后,提出应着重强调其"在乡性"、资财、知识与道德。新乡贤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在目前乡村价值规范体系坍塌的情况下,新乡贤的核心作用在于凝聚乡邻,以道义整合利益,发展出在新时代下适应乡村发展的共享价值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为乡民提供一套行动准则,实现乡村治理由"主体到规则"的转变,进而推动村民自治的发展。与此同时,需要规避一些可能出现的认知偏误:首先,新乡贤不应是"现代化治理"的主体,而是起到助力作用,乡村治理的主体应是乡民;其次,"新乡贤"是可以促进和催化的,但绝不能"培育";最后,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约束制度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并发挥"同乡会""团拜会"与各种仪式性活动的优势来培育新乡贤的作用环境。
- 胡鹏辉高继波
- 关键词:村民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