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昌华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全氮
  • 2篇全氮
  • 1篇低密度
  • 1篇地统计
  • 1篇有机碳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土壤制图
  • 1篇主控
  • 1篇主控因素
  • 1篇空间插值
  • 1篇空间分布特征
  • 1篇大尺度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陈锡云
  • 2篇陈昌华
  • 1篇牛建利
  • 1篇徐英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土壤碳、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辨析被引量:5
2015年
基于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利用Arc GIS和GS+地统计软件,分析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SOCC)和土壤全氮含量(STNC)空间分布特征,并从8个自然因子和土地利用方式(LUT)中辨析主控因素及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SOCC、STNC属于养分分级的中等偏上水平;SOCC、STNC的最优半方差函数模型均为高斯模型,块金效应分别为36.56%和43.76%,具有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性;SOCC、STNC空间分布为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SOCC、STNC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经度(Lo)、纬度(La)、海拔高度(H)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温(MAT)、p H、土层厚度(d)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年均降水量(MAP)相关性均不显著(P>0.01);东北地区影响SOCC、STNC的主控因素为CEC、Lo、LUT、p H和MAT;所有相关性因子共同解释SOCC、STNC变异性的30.10%和29.20%,其中LUT解释部分分别占总解释程度的10.96%和5.82%。自然因素特别是土壤性质对该区土壤碳氮空间分布的影响仍然起到主导作用,但耕地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自然因子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陈昌华陈锡云牛建利何紫云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主控因素
基于大尺度低密度样点的东北土壤全氮空间插值方法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东北地区土壤数据,以ArcGIS和GS+软件为支撑,对比分析了反距离加权法(IDW)、径向基函数(RBF)、普通克里金(OK)和回归克里金(RK)4种地统计空间插值方法在7个不同样本容量下土壤全氮含量(STNC)的空间插值效果。结果表明,由普查数据得到的东北地区STNC在0.08~21.48g/kg之间,数据变异性较大;STNC空间结构表现出中强度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范围大于同区域的小尺度采样研究;样本容量〈171时,STNC空间变异性发生变化,空间结构特征和精度检验水平难以确信。4种空间插值方法对STNC空间趋势表达均呈现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递减规律,空间趋势预测效果为:RK〉OK〉RBF〉IDW。RK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添加了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年均温(MAT)、土层厚度(d)和pH值等辅助信息,比IDW,RBF和OK方法的插值精度分别提高了19.40%,18.50%和16.15%;在不同样本容量下RK方法的插值精度较为稳定且对无样点区STNC的空间趋势预测也体现出了更多细节信息,因此对于大尺度低密度采样的土壤属性空间插值可重点考虑RK方法。
陈昌华陈锡云徐英
关键词:空间插值土壤制图地统计土壤全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