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丽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文化
  • 1篇学派
  • 1篇学术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史
  • 1篇中国哲学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主义
  • 1篇太谷学派
  • 1篇主义
  • 1篇文化观
  • 1篇文化整合
  • 1篇文化转型
  • 1篇民族
  • 1篇民族精神
  • 1篇孔子
  • 1篇孔子文化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3篇郭晓丽
  • 1篇郭晓丽

传媒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人文论丛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意义危机与文化转型——孔子文化整合思想的现代启示
2007年
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面对礼坏乐崩的意义危机,通过开辟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整合主导观念和以损益原则为特点的文化整合指导思想,成功实现对礼乐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历程。立足文化整合的基本视域,探析了面对转型与创新的文化变迁,孔子文化整合的成功经验值得反思与借鉴。
郭晓丽
关键词:文化整合孔子人文主义民族精神
钟泰与太谷学派
2009年
钟泰(一八八八~一九七九),号钟山,江苏江宁人,早年就读于江南格致书院,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归依太谷学派并从而确立其为学宗旨和儒学信仰。一生主要从事教育,曾任杭州之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等职,先后出版《中国哲学史》、《庄子发微》等著作。其学术宗旨和思想主张与作为民间儒家学派的太谷学派密切相关。[1]太谷学派是产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的扬州、泰州一带的民间学术流派,因创始人周太谷而得名。
郭晓丽
关键词:学术学派
早期中国哲学史写作方法论析——以钟泰《中国哲学史》为例被引量:2
2007年
以20世纪早期中国哲学史的写作为背景,主要通过钟泰《中国哲学史》与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两种中国哲学史书写方法对比研究,阐发钟泰《中国哲学史》的学术特点在于探索中国本位的叙事方式。其思想的得失见弊对我们今天的中国哲学史学科自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郭晓丽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文化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