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杰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岷江上游
  • 2篇植被
  • 2篇气候
  • 1篇月降水
  • 1篇月降水量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植被变化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滞后性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敏感...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突变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机构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藏高原大气...

作者

  • 6篇冯文兰
  • 6篇郑杰
  • 3篇黄宇倩
  • 2篇牛晓俊
  • 2篇龚雪梅
  • 2篇王凤杰
  • 1篇涂坤

传媒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近50年岷江上游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对水分循环与能量平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1961-2010年岷江上游及周边2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地形矫正的Hargreaves模型计算了潜在蒸散量,并结合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测方法分析了其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岷江上游潜在蒸散量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上升的趋势;年潜在蒸散量以12a为准周期变化,潜在蒸散量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上升趋势更为明显;而区域内年降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岷江上游暖干化趋势明显,尤其是近20年,暖干化趋势加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牛晓俊冯文兰闾利黄宇倩郑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潜在蒸散量岷江上游
基于TRMM 3B43数据的川西高原月降水量空间降尺度模拟被引量:15
2016年
利用2001-2013年TRMM 3B43、MODIS-NDVI、DEM、气象观测等数据,在分析植被对降水响应滞后性的基础上,构建了TRMM 3B43数据中月降水量与经纬度、海拔、坡向和NDVI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作为川西高原月降水量资料的降尺度计算模型,采用"回归方程+残差"的插值方法获取研究区2001-2013年1km空间分辨率的月降水量空间数据,并利用区内16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误差检验。结果表明:(1)各气象观测站点基于TRMM 3B43资料的降尺度模拟降水量的数据均具有很高的精度,其中,精度最高的稻城站模拟结果与站点观测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839,精度最低的小金站相关系数亦高达0.8781;(2)在月、年尺度上,降尺度模拟降水量的数据亦具有很高的精度,其中,5-10月的精度明显高于其它月份,湿润年份精度总体高于干旱年份;(3)降尺度模拟降水量与站点实测降水量整体上相关系数为0.9499,偏差为0.0866,两者吻合度较高,但降尺度模拟降水量值略偏高;(4)降尺度在月尺度上能基本保证TRMM 3B43原始数据的精度,而在年尺度上能有效提高原始数据的精度,加之对空间分辨率的提高,可为获得更加全面、精细的降水分布数据提供有效方法。
郑杰闾利冯文兰涂坤
关键词:降水数据滞后性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范围的界定及其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1961-2014年岷江上游及其周边地区20个气象站点的观测资料,运用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近50 a的气候突变,结合DEM、土壤、水系、土地利用等数据构建了干旱河谷典型特征的诊断指标体系,准确地界定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范围并分析了其气候突变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1)研究区气候突变的时间节点为1981年,当前气候条件(1982-2014年)下,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总长度约为151.63 km,面积约705.62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2.94%),主要分布于松潘镇江关以下,经茂县凤仪镇至汶川县绵褫间的岷江干流,以及黑水河谷和杂谷脑河谷等岷江支流的两侧。(2)当前气候条件下干旱河谷较气候突变前(1961-1980年)覆盖河道两岸更宽的范围且向北延伸,长度增加20.87 km,面积增加81.61 km^2;(3)气候变暖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引起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
郑杰冯文兰王凤杰袁典龚雪梅黄宇倩
关键词:干旱河谷气候突变岷江上游
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被引量:14
2017年
岷江上游属于我国西南山区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对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S和RS技术,采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计算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指数,综合评价和分析了1995、2000、2005、2010、2014年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并分析了汶川地震和人类干扰对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土壤侵蚀敏感性以轻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区域主要分布于岷江上游的干旱河谷区和高山裸土区。1995-2014年土壤侵蚀敏感性整体上较稳定,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05,但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汶川地震使地震烈度较高区域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增强,到2014年,较高敏感性等级的面积变化比例减小,生态恢复明显;3)由人为干扰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壤侵蚀敏感性增强,环保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使敏感性降低。
龚雪梅冯文兰郑杰黄宇倩王凤杰
关键词:土壤侵蚀敏感性RUSLE土地利用岷江上游
基于MODIS和NOAA数据尺度转换的若尔盖植被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为获得若尔盖地区较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植被指数,采用重采样技术和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实现了GIMMS NDVI和MODIS NDVI的空间尺度转换和时间尺度外推。结果表明:(1)不同重采样方法对MODIS NDVI数据的影响与空间尺度有关,对GIMMS NDVI数据的影响则与空间尺度关系不大;(2)空间分辨率2.5km,对不同植被类型可建立GIMMS NDVI和MODIS NDVI数据的一元线性转换关系,利用GIMMS NDVI拟合的结果与MODIS数据的差值统计符合正态分布;(3)1982—2013年,以1998年为节点若尔盖地区的植被先退化后逐渐恢复,尽管近几年植被指数平均水平高于研究初期,但局部地区的植被退化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冯文兰郑杰
关键词:NDVIMODISNDVI重采样
四川省植被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植被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MODIS NDVI数据按不同植被类型对GIMMS NDVI数据进行模拟拓展,并采用变异系数、趋势分析和偏相关等方法进行变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近30a四川省植被NDVI以基本无变化和减小为主,减小的区域主要位于盆周山地、川东北的中海拔山地和川西北高原湿地,增长变化的区域较小,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和川西高原西部;(2)植被受气温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灌丛和高山植被覆盖为主的甘孜西南部、西北部以及四川盆地的西南部,以针叶林和水稻种植为主的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中部以及川东北的广元则对降水更敏感。[结论]过去32a间四川省年最大NDVI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植被NDVI的变化与降水和气温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且气温和降水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郑杰冯文兰牛晓俊何炳伟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气象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