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江苏省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估算及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基于江苏省2000和2005年2期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在分析其森林资源结构特征基础上,采用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分别从龄组、优势树种、区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森林生物量由2000年的6 783.23万t增加到2005年的8 633.19万t,森林净生产力也由1 623.68万t·a-1上升到2 092.50万t·a-1;平均生物量从53.20t·hm-2减少到41.18t·hm-2,平均生产力由10.55t·hm-2·a-1减少到9.90t·hm-2·a-1,即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平均量有所下降,这可能与幼、中龄林在森林净生产力所占比重较大有关。其次,利用geoda0.95i软件对江苏省森林生物量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表明,江苏省森林生物量(林分、经济林、竹林)的全局自相关指数I为0.264 7,经Z检验存在空间正自相关,空间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
- 温小荣蒋丽秀刘磊林国忠郑勇谢小杰佘光辉
- 关键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生物量生产力
-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国际进展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也称为“实景复制”技术,被誉为“继GPS技术以后的又一次测绘技术的革命”,其获取的激光雷达数据在森林参数估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概述了三维激光...
- 孙圆温小荣梁子瑜郑勇
- 关键词:森林资源
- 基于转移矩阵和信息熵的地类变化分析——以钟山风景区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基于南京市钟山风景区1987—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采用转移矩阵和地统计方法综合分析其地类变化。结果表明:1987—2002年,钟山风景区针叶林和非林地减少,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增加;600 m幅度下的钟山风景区地类信息熵值空间格局层次感较强,1987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高值区和低值区2个区域,其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区和山岳景观区;2002年钟山风景区地类景观按信息熵值可分为3个较高值区域和1个较低值区域,高值区域分布于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的中部以及自然景区北部,低值区域位于自然风景区南部;1987—2002年,研究区地类信息熵低值区域在减少,高值区域在增加,但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说明土地利用结构向多样性发展,均衡性越来越强。
- 温小荣蒋丽秀薛冬冬林国忠谢小杰郑勇佘光辉
- 关键词:转移矩阵信息熵
- 因子分析法在马尾松人工林蓄积相关因子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4年
- 基于广西2005年第8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306块样地。采用DPS软件的因子分析法,分析了9个因子对其林分蓄积的影响。按照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0%,特征值靠近或大于1的原则提取出5个公因子。结果表明: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第2公因子为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可将其定义为林分基本因子;第2公因子为郁闭度和样木总株数,可定义为林分密度因子;第3公因子为土层厚度,可定义为立木生境因子,第4、5公因子分别为坡位和坡向,可将其统一定义为林地方位因子。最后对建模样本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经验证其结果符合因子分析法结果。综合表明,在马尾松人工林中,对林分蓄积量增长作用最大为林分基本因子,其次是林分密度因子和立木生境因子,林地方位因子对林分蓄积的影响较小。该结论为广西马尾松人工林种植和经营措施的采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温小荣蒋丽秀郑勇谢小杰李春干佘光辉
- 关键词:马尾松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林分蓄积多元线性回归
- 基于森林资源连清数据的泗阳县杨树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被引量:2
- 2013年
- 基于2005年江苏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蓄积量——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计算杨树林生物量,对生物量与Landsat TM数据各波段的比值B1/B3、B2/B4、B2×B3/B4、B7/B5、B7/B5、(B4+B5-B2)/(B4+B5+B2)、B3/(B1+B2+B3+B4+B5+B7)、B3/B4及植被指数NDVI、RVI、TNDVI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杨树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的相应因子;并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估算杨树生物量遥感模型,估算出2005年泗阳县杨树林总面积为29 768.6 hm2,总生物量约为1 786 771.2 t,平均生物量约为60.0 t/hm2。结果表明,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数据基础上,利用遥感影像在县级区域尺度上对杨树森林生物量进行有效估算是完全可行的,其方法具有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使生物量估算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具备操作的可能性。
- 温小荣蒋丽秀林国忠李凤凤郑勇谢小杰佘光辉
- 关键词:杨树生物量
-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经验收获表编制及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针对浙江省缙云县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310个杉木人工林小班数据,采用DPS软件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技术对5种预选生长模型进行拟合,根据相关指数最大、剩余离差最小原则选出最优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使用其方程建立杉木人工林各林分因子生长模型,结合相关公式编制出适合当地的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并探讨此表在杉木人工林用材林资产评估方面的具体应用,为缙云县杉木林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 蒋丽秀温小荣陈玉体郑勇谢小杰
- 关键词: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杉木人工林LOGISTIC模型经验收获表
- 广西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动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该研究以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2005年和2010年2期森林清查数据对比,结合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这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来说明5年期间该地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结构的变化及特点。分析发现,该地天然阔叶混交林混交度指数呈增大趋势,2期数据林分混交度值波动明显,总体上由弱度混交向中度混交转变。角尺度参数变化较稳定,林木空间分布多为团状分布状态,随林龄增大,其平均角尺度多有降低趋势,林分结构有向随机分布演变的趋势。该地林分在胸径生长大小上的分布状态均为中庸状态,各样地大小比数值波动不大,荷木在胸径生长大小上占据较大优势,主要分布的栎类2010年在胸径生长上的优势有所增加,也均处在中庸分布。总体来说,灌阳县天然阔叶混交林林分有向稳定森林群落发展的趋势,其空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 郑勇温小荣
- 关键词: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