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根 作品数: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青藏高原邛多江盆地湖相沉积物粒度40.2~30.3ka BP气候变化记录 高原自快速隆升以来,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气候环境格局,尤其是对亚洲季风区的形成和全球的碳循环、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古气候,特别是研究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探讨世界气候变化具有特殊... 王秋根关键词:古气候 湖相沉积物 粒度特征 青藏邛多江盆地40.4~30.0 cal ka BP湖相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9 2018年 对青藏邛多江盆地一段连续沉积剖面4个湖相沉积物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得到此剖面的顶底年龄分别为30.0 cal ka BP和40.4 cal ka BP。并分析沉积物粒度的平均粒径(M_z)、中值粒径(M_d)、标准偏差(σ_1)、分选系数、频率分布曲线等,将研究区的古气候演变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Ⅰ(40.4~38.5 cal ka BP)气候湿润期、阶段Ⅱ(38.5~35.4 cal ka BP)气候干旱期、阶段Ⅲ(35.4~32.4 cal ka BP)气候湿润期、阶段Ⅳ(32.4~31.7 cal ka BP)气候动荡期、阶段Ⅴ(31.7~30.0 cal ka BP)气候转干期。对比发现,粒度曲线与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曲线有较好的响应,而且发现40.4~30.0 cal ka BP时期邛多江盆地有两次显著的气候事件:39.4 cal ka BP短暂干旱事件和35 cal ka BP强降水事件,而粒度均值曲线与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曲线的差异,可能与特强夏季风有关。 王秋根 杨文光 朱利东 李杜文 陶刚 解龙 李超 和源 刘和关键词:古气候 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被引量:2 2017年 运用质谱色谱技术,对采自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的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多尼组烃源岩的碳数值分布在nC_(15)~nC_(33),以"前峰型"单峰为主。正构烷烃碳数相对较高,表明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微生物降解;样品中检测出了伽马蜡烷且Pr/Ph值约为0.80,反映了较咸水还原的沉积环境;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小于1,且规则甾烷以C_(27)略占优势,说明有机母质主要来源于水生低等藻类生物,部分有机质具有混合来源;成熟度参数OEP为0.99~1.61,平均1.16,Ts/(Tm+Ts)为0.47~0.67,C_(29)-β/(αα+ββ)值为0.32~0.54及C_(29)-20S/20(S+R)值为0.31~0.49,显示多尼组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已达到高成熟阶段。 杨珍 杨文光 谢龙 王秋根 欧阳慧子 陈庆 柳树权关键词: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特征 措勤盆地 青藏高原邛多江盆地湖相沉积物粒度40.2~30.3ka BP气候变化记录 <正>青藏高原自快速隆升以来,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气候环境格局,尤其是对亚洲季风区的形成和全球的碳循环、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古气候,特别是研究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对于探讨世界气候变... 王秋根关键词:湖相沉积物 气候变化 文献传递 南拉萨地体高分异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2018年 拉萨地体中-南部晚三叠—早侏罗世花岗岩分布较为广泛;本次研究的曲龙寺岩体为其中的一个岩体,针对岩体所取的十件样品的测试分析发现,在岩性上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84.3 Ma±1.6 Ma,说明其形成于早侏罗世。在岩石化学上曲龙寺岩体具有富w(SiO_2)(71.99%~74.03%),w(K2O)(4.80%~5.74%)和w(Na2O)(3.49%~4.42%),贫w(CaO)(0.12%~0.68%),w(TiO2)(0.05%~0.08%)以及w(Al2O3)(14.20%~15.04%)的特征;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A/CNK=1.05~1.19)。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ΣLREE/ΣHREE=2.54~4.87),Eu负异常相当明显(δEu=0.06~0.10),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向右缓倾的V型特征。微量元素显示,该岩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亏损Nb,Ta,Sr,P,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Rb和Th而言亏损Ba。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其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并且在构造判别图解上也都位于A型花岗岩区。综合分析认为曲龙寺岩体是在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加之南向深俯冲于南拉萨地体下部的松多洋壳断离,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诱发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幔源、壳源物质混合后再经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所形成。 卢志友 杨文光 朱利东 欧阳慧子 陶刚 杨珍 王秋根关键词:拉萨地体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措勤盆地它日错地区郎山组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 被引量:1 2017年 郎山组是措勤盆地内的主力烃源岩,位于措勤盆地它日错凹陷的郎山组烃源岩为研究揭示该区有机质生源构成、沉积环境和成熟度提供了珍贵的素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色谱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对郎山组烃源岩展开了生物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郎山组烃源岩遭受了1~2级的生物降解作用;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和甾烷等相关参数反映了烃源岩的母质为混合来源,并以低等水生生物(如藻类)为主。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为相对还原的低盐度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达到了高成熟阶段。生物标志物参数进一步反映了郎山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解龙 王秋根 欧阳慧子 白永乐 陶刚 杨珍 柳树权关键词:措勤盆地 烃源岩 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