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身份鉴别
  • 1篇单向函数
  • 1篇一次性口令
  • 1篇身份鉴别方案
  • 1篇零知识
  • 1篇零知识证明
  • 1篇漏洞
  • 1篇口令
  • 1篇安全漏洞
  • 1篇P2P

机构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山东水利职业...

作者

  • 3篇王书歌
  • 2篇方勇
  • 2篇潘春兰
  • 1篇肖丰霞
  • 1篇周安民
  • 1篇欧阳郡

传媒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通信技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双向OTP机制研究与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身份鉴别最常用的是口令鉴别技术,一次性口令鉴别技术提高了鉴别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口令序列和质询/应答方案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一次性口令鉴别机制。本机制采用单向函数,通过向两端传递随机数验证各自的身份,从而实现双向鉴别。该机制减少了服务器的开销,有效的保护了用户的身份,能对抗小数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威胁。
王书歌方勇潘春兰
关键词:一次性口令单向函数
一种P2P匿名控制身份鉴别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为解决一般的身份鉴别机制不适用于具有匿名通信要求的P2P网络系统模型的难题。通过对Diffle-Hellman密钥协商协议进行改进,并结合采用RSA数字签名协议,以及零知识证明GQ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服务令牌对P2P匿名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双方进行身份鉴别的机制。该机制在保证P2P匿名通信系统各种普遍特征的前提下,通过在P2P匿名通信系统中引入可信第三方节点,针对P2P匿名通信系统中各通信节点进行匿名控制和行为管理,同时既可抵御各种常见网络攻击的威胁,又有效实现了P2P匿名通信系统的身份鉴别,从而有效提高了P2P匿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加强了此种系统的管理能力。
欧阳郡方勇王书歌
关键词:P2P身份鉴别零知识证明
对Liao等人身份鉴别方案的分析与改进被引量:3
2010年
基于智能卡的身份鉴别是一种双因子鉴别,被广泛应用于鉴别远程用户的身份。2006年,Liao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身份鉴别方案。在目前身份鉴别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指出了Liao等人方案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对方案作了改进,改进后的方案不仅保持了Liao等人方案的优点,而且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潘春兰周安民肖丰霞王书歌
关键词:身份鉴别安全漏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