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锦秀 作品数:8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五邑大学应用物理与材料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金属学及工艺 理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上川岛青花彩瓷的光谱分析 2020年 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显微拉曼光谱对广东省江门市上川岛“花碗坪”遗址发掘的青花彩绘瓷片进行成分的元素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瓷片的瓷胎具有低铝、高硅、高钾的特点。红褐色颜料采用的是釉上彩工艺,显色为赤铁矿,主要的助溶剂为氧化钾;蓝色颜料采用的是釉下彩,显色为国产的钴土和进口钴土矿混合,助溶剂主要为氧化钙。通过结合遗址当时历史背景和计算F函数可以推断出瓷片来源于明末清初福建省的漳州漳窑。 胡林顺 曾庆光 温锦秀 陈子坤 张国雄关键词:釉上彩 蓝色颜料 釉下彩 上川岛青花瓷的X射线荧光光谱的研究 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海上交通之路、中外贸易之路,也是国际移民迁移之路和文化交流之路。上川岛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早在16世纪,葡萄牙是开启大航海时代之后第一个来... 温锦秀 曾庆光Au膜-WSe_(2)复合结构的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过渡金属硫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性能,其中,二维WSe_(2)薄膜作为典型的TMDs类材料之一,凭借其可调控的光学带隙,在光电子器件领域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单层的WSe_(2)薄膜具有较低的光学吸收截面,对于光的吸收效率较弱,限制了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单层WSe_(2)薄膜的光吸收和光发射效率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单层WSe_(2)薄膜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Au膜-WSe_(2)复合结构,通过显微光致发光光谱分析其光学性能,分别对比了Au膜-WSe_(2)交界处和Au膜-WSe_(2)复合区域与纯WSe_(2)区域的发光特性,研究表明Au膜与WSe_(2)薄膜直接接触发生了荧光淬灭效应,发光强度减弱;而在两者交界处,受到金属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效应的作用,交界处的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增强;为了解释这现象,本文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来解释Au膜-WSe_(2)复合结构的发光特性。 岑栋湛 郑业雄 李嘉志 吴文航 石庆峰 唐伟明 温锦秀关键词:发光特性 荧光淬灭 碳纤维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机理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碳基材料的温度传感机理研究报道中很少讨论碳材料的固有杂质对温度响应的影响,因此选择了杂质和缺陷较多的碳纤维丝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杂质散射机理与其温度响应的关系。基于杂质散射机理和碳纤维的几何特点,分析了碳纤维的感温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温度标定公式,即碳纤维在123.15 K至423.15 K的宽温度范围内,电导G对温度T^(3/2)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两者的变化量可定义为碳纤维丝束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此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通过灵活调控碳纤维的几何结构和化学掺杂来改变,这进一步验证了碳纤维的电荷传输行为在123 K~423 K的温度范围都符合杂质散射。此外,结合温度标定公式和无线蓝牙电路,设计出一种响应时间快达0.6 s的便携式柔性温度传感器,可快速、实时地监测人体和环境温度。 郑锦涛 温锦秀 胡晓燕 胡凤鸣 陈国宁 黄景诚 陈智明 罗坚义关键词:碳纤维 白光LED用YAG∶Ce^(3+)发光材料的性能增强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以硼酸和碱土氟化物作为助熔剂,调整助熔剂比例和组分,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白光LED用YAG∶Ce3+发光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光谱(PL)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合适的助熔剂有助于降低样品的烧结温度,不会有杂相产生,加入不同浓度和成分的助熔剂对样品的发射、激发光谱形状和峰值波长位置无影响,但对发光强度影响较大;采用助熔剂质量分数为0.4%(0.2%H3BO3-0.2%BaF2)时,所合成样品的颗粒比较均匀,发光性能的增强最为有效。将其和蓝光Ga(In)N芯片封装成白光LED,光效也得到显著提高。封装后白光LED的色坐标为(0.3341,0.4190),色温为5470K,显色指数为67,光效可达到78.3lm/W,高于其它条件合成荧光粉封装的白光LED。 张梅 陈锋 何鑫 冯立弯 温锦秀 王平关键词:光谱 LED 助熔剂 上川岛出土的青花瓷片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对广东省江门市上川岛花碗坪遗址出土的青花瓷片进行成分元素分析.通过对比分析4个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片样品的元素含量发现,4个样品的瓷胎均具有低铝、高硅、高钾的特点;颜料钴土矿均为低锰高铁;4个瓷片样品的木灰釉的类型不同,样品N1和N2为钙釉,样品N3为钙碱釉,样品N4为碱钙釉,助溶剂主要为氧化钙.结合遗址的历史背景和计算的瓷胎判别函数F值和瓷釉判别函数Si值可以初步推断出青花瓷片样品N1和N4为清代的漳州窑所产,样品N2和N3为明代福建德化窑所产. 温锦秀 曾庆光 陈兆林 陈子坤 石坚平 张国雄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 青花瓷 判别函数 上川岛出土的青花瓷和粉彩瓷的SEM-EDS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和X射线能谱(EDS)技术对广东省江门市上川岛花碗坪遗址发掘的青花瓷和粉彩瓷两类古陶瓷进行形貌和元素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两样品气孔的尺寸以及其分布密度可以推断出青花瓷的烧结温度比粉彩瓷的高.通过EDS元素半定量分析确定了这两类陶瓷片的色料、瓷胎和瓷釉的化学组分,初步判断瓷器材料来源于景德镇的湖田窑.EDS成像进一步验证了青花瓷使用的是釉下彩工艺,以钴石为色料;而粉彩瓷使用的是釉上彩工艺,以矾红为色料. 温锦秀 曾庆光 胡林顺 胡林顺 张国雄关键词:青花瓷 釉上彩 粉彩瓷 釉下彩 基底加热温度对ITO薄膜的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氧化铟锡(ITO)薄膜被广泛用作光电器件中的透明导电电极,其透光率、导电性、表面粗糙度、与基底的功函数匹配及其电流传输特性都会对光电器件的性能造成影响。本文采用射频(RF)磁控溅射方法制备ITO薄膜,系统研究了基底加热温度对其各方面性能的影响,并确认了最佳基底温度。实验采用锡掺氧化铟陶瓷为靶材,组分摩尔比为m(In_(2) O_(3))∶m(SnO_(2))=90∶10。采用XRD、SEM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表征,系统分析不同基底温度对ITO薄膜结晶性能、形貌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霍尔效应测试仪、紫外光电子谱仪(UPS)、电流电压曲线系统研究了基底温度对薄膜光电特性、载流子浓度、薄膜功函数以及电流传输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底温度200℃为最佳,此时ITO薄膜结晶良好、表面平整、可见光波段平均透过率超过80%,导电性能和电流传输特性均较佳,且薄膜组分与靶材组分一致。 王欣月 张兆诚 黎智杰 何婉婷 温锦秀 罗坚义 罗坚义 王忆关键词:基底温度 载流子浓度 光电特性 功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