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油气
  • 1篇灯影组
  • 1篇盐岩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 1篇荧光法检测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化探
  • 1篇溶剂
  • 1篇溶剂萃取
  • 1篇生烃
  • 1篇生烃潜力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化合...
  • 1篇四川盆地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天然气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杨俊
  • 2篇吴小奇
  • 2篇王彦青
  • 1篇钱一雄
  • 1篇曾华盛
  • 1篇陈迎宾
  • 1篇倪春华
  • 1篇翟常博
  • 1篇高俊阳
  • 1篇王国建
  • 1篇宁丽荣
  • 1篇王东
  • 1篇卢丽
  • 1篇赵姗姗
  • 1篇孙长青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四川盆地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22年
震旦系灯影组是四川盆地海相深层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层系之一。近年来在高石梯—磨溪古隆起北斜坡阆中地区的天然气勘探中,灯影组四段储层内发现沥青呈广泛分布,但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油气成藏条件的研究较为薄弱。通过分析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了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沥青的成因和来源,探讨了沥青对古油藏规模和相关油气成藏条件的指示意义。研究表明,阆中地区灯影组储层中的沥青为正常埋藏演化过程中热裂解作用成因,其质量含量、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和δ^(13)C平均分别为1.36%、4.29%和-32.3‰。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震旦系灯影组沥青与下寒武统烃源岩具有较好的亲缘关系,沥青主要来自阆中地区西侧拉张槽内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并经裂解作用而形成,灯影组四段下伏的灯影组三段和陡山沱组泥质烃源岩可能也有一定贡献。阆中地区的古油藏规模约为32.3×10^(8)t,裂解生气强度可达49.23×10^(8)m^(3)/km(2),天然气的保存条件是控制阆中地区灯影组四段现今气藏规模的关键因素。
吴小奇周凌方赵姗姗钱一雄王彦青杨俊王东
关键词:灯影组储层沥青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油气成藏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气源对比被引量:11
2020年
川西坳陷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近年来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勘探和研究的热点层系,目前对其碳酸盐岩生烃潜力的认识存在一定分歧,由此导致该地区雷口坡组气藏的主力气源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川西坳陷潜在海相烃源岩开展较为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揭示了雷口坡组碳酸盐岩和筇竹寺组、龙潭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泥质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和生烃潜量等特征。其中,雷口坡组碳酸盐岩的原始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量整体偏低,有机质丰度相对高的层段发育规模十分有限,不足以形成规模性油气聚集,且雷口坡组高产井与其碳酸盐岩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明显不匹配。气源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或上三叠统马鞍塘组—小塘子组烃源岩不具有亲缘性。雷口坡组储层未经历大规模古油藏聚集,其气藏为龙潭组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在高演化阶段热裂解生成原油裂解气并直接充注到雷口坡组而形成。
吴小奇陈迎宾翟常博王彦青曾华盛刘文汇杨俊倪春华周凌方宋晓波
关键词:川西坳陷雷口坡组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气源对比
快速溶剂萃取—荧光法检测化探样品中的芳烃
2018年
通过对快速溶剂萃取油气化探土壤样品中芳烃的空白实验、样品量,萃取的温度、压力、时间等检测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运用重复性实验对方法进行评价,与常规萃取效果进行比较,选择南阳凹陷南部北马庄地区的一条已知地质剖面,开展快速溶剂萃取—荧光法的应用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指标对圈划区域异常有帮助。
卢丽宁丽荣孙长青高俊阳王国建杨俊
关键词:快速溶剂萃取荧光法油气化探芳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