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广芬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X线胸片和螺旋CT诊断肺气肿的效果对比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X线胸片和螺旋CT诊断肺气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患者均进行X线胸片和螺旋CT诊断,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合影像表现计算诊断检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X线片诊断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肺透光度增加、双膈低平、中央阴影狭长、胸廓膨隆肋间隙增宽等;螺旋CT诊断表现为双肺纹理多、乱,双肺多发无壁密度减低区,且肺野内出现不均匀的肺血管扭曲分支及纹理减少等。X线片诊断检出率为61.54%(32/52),螺旋CT诊断检出率为92.31%(48/52),螺旋CT诊断检出率高于X线(χ~2=13.87,P<0.05)。结论在肺气肿早期诊断中采用CT诊断价值较高,其能够获取更加全面的影像信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崔志洁石长征杜广芬
- 关键词:X线胸片螺旋CT肺气肿
- 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应用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应用的文献,探讨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2010-2020年收录的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应用的1000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 5.7 R5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结果发文量排名第一的作者为张旭(41篇),其次为余佩武(25篇)、马鑫(25篇)和孙颖浩(24篇)。发文量居于前3位的机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17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10篇)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微创胃肠外科中心(10篇)。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机器人(174)、腹腔镜(128)、机器人手术(97)、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74)、达芬奇机器人(67),深度学习(59),中介中心性最大的关键词为肺肿瘤(0.27),其次为诊断(0.22)、胃肿瘤(0.17)、腹腔镜检查(0.17)、达芬奇机器人(0.16)、直肠肿瘤(0.13)、外科手术(0.1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0.12)、前列腺肿瘤(0.12)。共产生7个主要聚类,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Q)=0.4997,平均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S)=0.8214。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显示,深度学习突现强度最高(14.52),且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影像组学、迁移学习和图像分割突现结束时间为2020年。结论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诊断、胃肿瘤、腹腔镜检查、达芬奇机器人等方面,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影像组学、迁移学习和图像分割为研究前沿。
- 朱新蕾杜广芬池晓超
- 关键词:人工智能可视化分析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38
- 2012年
-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CT设备不断推陈出新,从单排CT的出现到256层、320层多层螺旋CT(MDCT)和双源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使一些新的扫描技术如心脏冠脉成像、肿瘤灌注成像及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等得以实现。
- 杜广芬李海亮韩中山李全太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影像技术CT设备冠脉成像灌注成像
- 支气管扩张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对支气管扩张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85例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CT和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对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85例患者中共检出182个扩张肺段,其中常规CT诊断后检出64个(35.16%),多层螺旋CT扫描后检出136个(7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528,P<0.05);选取7mm的常规层厚重建检出140个(76.92%),而0.625 mm的薄层重建检出182个(100.00%),(χ~2=45.478,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中采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全面了解患者支气管扩张的情况,有利于临床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明显。
- 崔志洁石长征杜广芬
-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