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省煤田地质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矿井瞬变电磁法环境因素的影响及校正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防治煤矿水害,应用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巷道掘进前方及工作面顶、底板的富水异常区,巷道环境的不同对观测曲线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校正,提高矿井瞬变电磁的解释精度,从而有效开展煤矿防治水工作。
- 李树东康鸿文
- 关键词:防治水
- 方差体技术在识别断层及陷落柱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三维方差体技术在屯留矿某区的应用可看出,方差体技术在提高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精度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断层、陷落柱有良好的自动识别能力。
- 李树东刘绍伟
- 关键词:方差体技术切片断层陷落柱
- 煤矿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应用
- 刘卫李树东刘绍伟介伟张新红邓国成张宁茹
- 该项目为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度地质矿产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主要对目前新的解释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高精度解释技术、地震属性技术、反演技术、谱分解技术、方差、相干体技术、正演技术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地震资料,总...
- 关键词:
- 关键词:煤矿
-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 2014年
- 叠前时间偏移对于中深层的复杂构造和断裂系统有着较好的地质成像效果,且能够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和准确归位成像,因而得以推广应用。针对山西某勘探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并对叠后和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叠前偏移成像效果较好。
- 李树东
- 关键词:地震勘探叠前偏移信噪比分辨率
- 正演技术在石膏矿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地质和地震资料通过采用正演技术模拟石膏矿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设计了与矿体发育特征相适应观测系统参数,并应用到石膏矿的地震勘探中。通过分析对比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特征,对石膏矿赋存特征和构造规律进行了解释研究,并评价了地震勘探方法对石膏等沉积型矿藏的勘探效果。利用该方法在新疆南疆地区进行了勘探试验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方法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李树东邓国成
- 关键词:正演地震勘探石膏矿
- 地震勘探对重力滑动控煤构造的解释被引量:1
- 2008年
- 针对重力滑动控煤构造对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地下水等的影响,依据地震勘探,通过对滑动构造面产生的反射波的研究,解释、识别滑动构造,对同类煤矿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树东
- 关键词:地震勘探反射波控煤构造
- 地震速度谱在资料解释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在构造简单、沉积平稳、钻孔多且分布均匀的地区,利用常规方法(钻孔反算求取平均速度)进行时深转换,可以满足勘探精度要求;但在构造复杂,纵、横向速度变化大,钻孔少的地区,用这种方法则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提出了用处理时拾取的速度谱求取平均速度,利用钻孔对求取的速度进行校正,再进行时深转换,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由叠加速度到目的层处平均速度转换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于华北某煤田的勘探,大大提高了深度图精度,减少了深度误差。
- 李树东刘卫
- 关键词:时深转换速度谱层速度
- 黄土塬地区震源组合照明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研究黄土塬地区巨厚的黄土层对激发震源的影响,通过建立黄土塬地区的地质模型,利用地震照明的手段模拟多井组合进行激发,研究地震波在该地区的地震波传播特性,可以比较直观的分析地震波在介质中的能量分布。通过模拟组合震源的不同激发基距,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照明效果,比较好地解决了激发震源组合在该地区的震源激发问题。利用这一研究成果,针对黄土塬地区不同地质条件选择震源组合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野外地震勘探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树东
- 关键词:黄土塬地震照明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