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静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秀女
  • 2篇优秀女子
  • 2篇运动员
  • 2篇体育
  • 1篇大学生
  • 1篇等速肌力
  • 1篇地方本科
  • 1篇地方本科院校
  • 1篇东华
  • 1篇优秀女子跳高...
  • 1篇院校
  • 1篇运动学
  • 1篇运动学分析
  • 1篇双师
  • 1篇双师型
  • 1篇双师型教师
  • 1篇体育教育
  • 1篇体育教育专业
  • 1篇体育课
  • 1篇体育课堂

机构

  • 5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安徽省体育科...

作者

  • 5篇李晓静
  • 3篇游永豪
  • 2篇张阳
  • 1篇闻剑飞
  • 1篇王强
  • 1篇张猛
  • 1篇吴文博
  • 1篇周浩祥
  • 1篇宋旭
  • 1篇黄蕾
  • 1篇汪莉莉

传媒

  • 3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研究与教...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坡度与速度间歇跑训练中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气体代谢状况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探索不同坡度与速度间歇跑训练中优秀女子篮球运动员气体代谢状况,采用美国产VO2000心肺测试仪对对11名二级以上女子篮球运动员进行心肺功能测试。结果:1)安静时的相对摄氧量、摄氧量、每分钟CO2产生量、呼吸商、呼吸频率、潮气量、通气量、心率、心率储备低于运动中和放松阶段(P<0.05)。2)放松各时期的摄氧量都低于速度为6m/s、坡度为12°时的摄氧量(P<0.01)。3)在同一坡度、不同速度时的相对摄氧量、摄氧量、每分钟CO_2产生量、呼吸商、呼吸频率、潮气量、通气量、心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运动中心肺功能指标大小、放松阶段指标变化快慢更能体现不同坡度与速度间歇跑对女子篮球运动员心肺功能、能量代谢等方面的积极影响。2)优秀运动员有较好的心肺功能恢复能力。3)篮球间歇训练中速度比坡度更为重要,所设计间歇训练方法非常接近女子篮球比赛中紧急变速、全力冲刺等间歇性动作的一项训练。
汪莉莉游永豪李晓静
关键词:篮球间歇跑女子篮球运动员
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金东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研究目的:采用SIMI MOTION动作捕捉系统采集并分析安徽省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金东华的起跳技术,通过与国内优秀运动员技术的对比分析,对其起跳技术进行诊断评价,为教练员与运动员提供准确的动作技术参考和建议。主要结论:(1)金东华助跑时身体重心偏高,在倒数一步时身体重心有明显下降。这并不影响起跳效果,反而有利于获得更大垂直速度;(2)金东华助跑倒数两步水平速度较慢,需要增强速度训练,提高助跑水平速度;(3)金东华在起跳时起跳腿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过大,易产生蹬伸不足;(4)金东华在起跳时摆动腿技术为屈腿型摆动。这个技术不利于摆动腿的前摆,影响其获得更快的垂直速度。应加强腿部力量,减小摆动腿的折叠角度。
黄蕾游永豪李晓静周浩祥
关键词:女子跳高运动学分析起跳技术
健美操女大学生髋关节等速肌力与静态平衡能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健美操女大学生两髋肌力间、同侧髋屈伸肌力间和两足静态平衡能力间的对称性以及同侧髋关节肌力与单足平衡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踢球法选取20名右足为优势侧的健美操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先采用CON-TREX测试髋关节的屈伸肌力,测试速度60°/s,获得评价两髋屈伸肌力的相对峰值力矩等;再使用win-pod测试单足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时间为20s,获得评价平衡能力的Area、X dev.和Y dev.等指标的数值。最后通过配对t检验来分析肌力和平衡间的对称性以及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来检测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在两侧髋关节肌力的对比中,发现屈伸肌力在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同侧髋关节屈伸肌力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两足平衡能力的对比中,发现平衡能力在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同侧平衡和肌力相关性的对比中,未发现两者间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美操女大学生的髋关节屈伸肌力和单足静态平衡能力在侧别间呈对称性发展,但是同侧髋关节屈、伸肌力间发展相对不平衡;同时还得出同侧髋关节的屈伸肌力与单足静态平衡能力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
张阳李晓静游永豪
关键词:健美操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构与实施策略被引量:9
2017年
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需要,已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地方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由服务地方体育基础教育的定位决定的,同时也是顺应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内涵要求。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设计,并重点构建了"五大平台(九个模块)"的课程体系。指出,应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保障制度,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为该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王强宋旭李晓静闻剑飞吴文博
关键词:体育教育技能型人才双师型教师
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引入广场舞教学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不同高校的体育教师和非体院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量学生(尤其是女生)对广场舞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所需的教学器材相对简单,并且操舞类及部分其他方向年轻教师也愿意承担广场舞的教学,这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引入广场舞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广场舞教学进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今后还需加大对广场舞的正面宣传;积极推出适合年轻人锻炼的广场舞舞种;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开展师资力量的培训工作;加强广场舞在大学生方面的学术研讨;为广场舞在高校的全面推广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张猛张阳李晓静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堂广场舞可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