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明远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证型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型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1篇虚证
  • 1篇乙肝
  • 1篇阴性
  • 1篇载量
  • 1篇证型分布
  • 1篇数据挖掘
  • 1篇脾虚
  • 1篇脾虚型
  • 1篇脾虚证

机构

  • 4篇安徽中医药大...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六安市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明远
  • 3篇施卫兵
  • 1篇马守亮
  • 1篇余龙
  • 1篇余金花
  • 1篇饶建国
  • 1篇许文斌
  • 1篇杨振

传媒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肝脏
  • 1篇山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肝乐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肝乐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在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乐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和对照组(恩替卡韦),观察6个月后患者中医证候及肝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及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治疗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乐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慢乙肝有明显治疗作用。
程德美李明远施卫兵
关键词:慢乙肝肝郁脾虚证肝乐颗粒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证型规律
2023年
目的:对安徽省2022年12月19日—2022年12月27日861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要素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医证型规律。方法:通过问卷星、腾讯文档等平台收集感染者的临床资料,以此建立数据库,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5平台予以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对上述数据挖掘,分析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中医证型特点。结果:中医证型包括疫毒束表证、寒湿郁肺证、湿热蕴肺证、湿毒郁肺证、疫毒夹燥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7种。关联规则显示恶寒和寒战同时出现较其他症状同时出现可能性大。聚类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6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因子分析涉及7种病性要素(表寒、郁热、寒湿、湿热、气虚、阳虚、阴虚)、7种病位要素(肺、脾、胃、肝、胆、肾、大肠)。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推导出相似的结论,反映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本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因以寒为主,夹有湿邪,具有伤阳耗气、束表化热等特点;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主要责之肺脾,并涉及胃、肝、胆、肾、大肠,证型以寒湿郁肺证和疫毒束表证为主。
李明远方超施卫兵郭锦晨余龙饶建国马守亮
关键词: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不同ALT水平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病毒载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ALT水平HBe Ag阴性慢性乙肝肝炎(CHB)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14例HBe Ag阴性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5型,再按ALT水平分为≥2×ULN组和<2×ULN组,比较2组间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在ALT≥2×ULN组患者中,湿热中阻型所占比例最高(48.4%),其次为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而在ALT<2×ULN组患者中,以肝郁脾虚型和瘀血阻络型分布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38.5%和34.6%,2组间中医证型分布比较有差异(P<0.01)。HBV DNA载量在湿热中阻型最高,其他各型由高到低分别为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瘀血阻络型>脾肾阳虚型。ALT≥2×ULN组患者HBV DNA载量明显高于ALT<2×ULN组,2组间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T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存在相关性,中医证型与病毒载量有一定关系,尤其湿热中阻型与病毒载量关系密切,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指标之一。
杨振施卫兵余金花许文斌李明远
关键词:中医证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病毒载量
合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51例HCV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和外周静脉血,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结果合肥地区HCV患者中共检出4种基因型,8种基因亚型,以1b型最多占68.12%,其次2a、2i型占12.75%、10.36%,3a、3b、6a、6n、6v均有分布。各基因型在不同性别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基因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0~60岁年龄组,基因型分布最为广泛;在时间分布上,早期HCV基因型较为单一,主要以1b和2a型为主,近年来基因1b型逐渐减少,2i、3a、3b、6a基因型逐渐增多,总的基因类型增多。经输血、血液透析、母婴传播感染患者基因型主要为1b、2a及2i型,性转播、其他途径(拔牙、纹身、纹眉、穿耳、职业暴露等)传播以基因1b型为主,2a、2i、3a、3b型均有分布,而静脉吸毒患者基因型分布较为广泛,1b、2a、2i、3a、3b、6a、6n、6v均有分布。结论合肥地区的HCV基因分型呈多样化,以1b型为主,其次为2a、2i型,同时存在3a、3b、6a、6n、6v基因型。
徐鹤翔郑吉顺解俊侠李明远章媛媛梁利民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