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梅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进展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反应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信号转导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基质金属...
  • 1篇炎症

机构

  • 8篇长治医学院附...
  • 3篇长治医学院

作者

  • 8篇李小梅
  • 7篇王玉芬
  • 7篇刘红
  • 2篇程坤
  • 1篇赵淑颖
  • 1篇张沁丽
  • 1篇武桂花
  • 1篇陈育英
  • 1篇张丽芳
  • 1篇宋秀珍
  • 1篇高正科
  • 1篇李萌

传媒

  • 2篇长治医学院学...
  • 2篇国际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在全世界范围内卒中是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卒中是第一位死亡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多数卒中患者并非死于卒中本身,而是死于各种并发症。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发生率为6.7%~37.98%[1],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认为误吸及吞咽困难是引起SAP的主要原因,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卒中后免疫抑制参与了SAP的发生。所以深入研究SAP的相关免疫机制,对于有效预防及治疗SAP,同时改善卒中后的长期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SAP相关的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更好的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王凯李小梅李宏宇林雨洁凌泽法王亚如马玉秀刘红
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免疫治疗
长治地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现况调查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脑卒中患病率、脑卒中高危因素构成情况,为制定当地居民脑卒中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长治地区40岁以上城乡常住居民54 111例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地区脑卒中患病率为3.83%,其中男性脑卒中患病率为4.55%,女性患病率为3.13%,农村居民脑卒中患病率为4.77%,城市居民患病率为2.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缺乏运动、血脂异常、糖尿病、脑卒中家族史、房颤与脑卒中发病相关,其中高血压影响最大(β=2.021)。结论:长治地区脑卒中患病率较高,高血压为本地区脑卒中发病主要危险因素。指导居民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房颤等慢性病的认知是本地区脑卒中防控的重点。
张沁丽巩继平王玉芬陈育英张丽芳刘红李小梅
关键词:脑卒中
长治地区人群中HLA-B^(*)1502基因频率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长治地区人群HLA-B*1502的基因频率,为以后研究山西地区该基因频率提供数据,并进一步探讨筛查HLA-B*1502基因的必要性。方法:选取347例需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痛197例,癫痫78例,三叉神经痛53例,其他神经痛19例)为观察组,10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从全血中提取DNA,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溶解曲线法(以下简称PCR法)和核酸序列测定技术(以下简称测序)对所有样本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347个样本)中HLA-B*1502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013,9例(2.59%)为HLA-B*1502基因阳性;对照组(100个样本)中HLA-B*1502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015,3例(3.00%)为HLA-B*1502基因阳性。PCR法与测序法高度一致。结论:长治地区人群中的HLA-B*1502基因频率较中国大部分地区低,但在世界范围内属较高频率人群,对于需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筛查HLA-B*1502基因是有必要的。
黎红王玉芬杨阳李小梅
关键词:基因频率
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出血性脑血管病,其共同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己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重要的炎性因子生物标记物,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演变和进展,而且还是脑血管病发生和进展的预测因子。本文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它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评估病情和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
李萌王玉芬刘红李小梅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炎症机制脑血管病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S100B、MBP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100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PCI的相关性;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上述血清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在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0例,PCI 6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30例,借助SAS统计分析软件随机将PCI分为2组,每组30人,对照组给于基础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点滴,每日2次);观察组给于基础药物治疗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后使用,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 d。比较PCI组与NPCI组在治疗前血清MMP-9、S100B、MBP水平;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血清MMP-9、S100B、MBP的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PCI组血清MMP-9、S100B、MBP的水平显著高于NPCI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S100B、M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3者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变化不显著;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进展与血清MMP-9、S100B、MBP的水平变化有关;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调节血清MMP-9、S100B、MBP的水平达到防止脑梗死进展的作用。
司肖曼李小梅程坤宋秀珍刘红王玉芬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5年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凋亡、存活、增殖以及细胞骨架的变化等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它对细胞凋亡、存活的调节作用。细胞凋亡参与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通路的激活具有-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针对PI-3K/Akt/GSK313信号通路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有望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李小梅刘红王玉芬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凋亡神经系统疾病
氯化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氯化锂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腹腔注射SD大鼠制作TD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组、治疗组l(Li1组,氯化锂1 mmol/kg)、治疗组2(Li2组,氯化锂2 mmol/kg)和治疗组3(Li3组,氯化锂3 mmol/kg)。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纹状体区凋亡细胞和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TD组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平均光密度值显著提高[(0.388 9±0.054 9)对(0.187 1±0.038 9)];与TD组比较,氯化锂各剂量组的凋亡阳性细胞均减少,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303 3±0.087 2),(0.281 3±0.087 1)和(0.270 6±0.059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TD组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增加,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D组比较,氯化锂各剂量组Bcl-2表达显著增加,Bax表达减少,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纹状体区神经元凋亡可能参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发病,氯化锂可能对TD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上调纹状体Bcl-2和降低Bax表达有关。
刘红王玉芬李小梅高正科赵淑颖
关键词:细胞凋亡BAX氯化锂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和非进展性脑梗死(NPCI)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表达变化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抽取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诊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评估结果分为PCI组和NP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MMP-9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情况。PCI组患者又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PCI组和对照PCI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浆hs-CRP、MMP-9指标变化情况以及NIHSS评分。结果PCI组血浆hs-CRP、MMP-9指标高于N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PCI组和对照PCI组血浆hs-CRP、MMP-9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s-CRP、MMP-9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PCI组血浆hs-CRP、MMP-9指标低于对照PCI组(P<0.05)。观察PCI组和对照PCI组治疗前NIHSS评分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PCI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PCI组(P<0.05);PCI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和不稳定斑块发生率均高于NPCI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其血浆hs-CRP、MMP-9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具有相关性,在反映患者急性脑梗死发生风险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程坤刘红李小梅武桂花王玉芬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斑块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