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默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叙事创新被引量:2
- 2019年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通过在叙事内容、叙事场域、叙事模式和叙事语态上创新发力,切实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本文对此进行了解析。
- 曹默凌昊莹
- 关键词:叙事内容叙事模式
- 互联网音频时代流行音乐广播的创新路径——以《李峙的不老歌》节目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在互联网音频客户端和人工智能音箱盛行的背景下,'唱衰'音乐广播节目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李峙的不老歌》以发挥声音的互文性为内容创新途径,以多平台、精准化、借力直播的传播方式为抓手,以培养和壮大社群经济的互动模式为突破口,形成了完整的音乐广播生产传播路径,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和节目效果。
- 曹默
- 关键词:互动创新
- 新闻反转的发展趋势、特征及防治——以2016年新闻反转案例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近年来,随着我国媒介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新闻反转"现象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新闻反转现象不仅会引发舆情的关注和反转,同时在反转中也消磨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尤其在新媒体传播方式日益盛行的当下,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本文尝试通过分析2016年发生的新闻反转典型案例,发掘新闻反转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新闻反转现象的具体措施。
- 曹默
-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
-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民生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被引量:4
- 2020年
- 广播民生服务类节目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在当今新媒体语境下,广播民生服务类节目需要顺应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和样态,通过内容创新切实增强公共价值,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发声;通过互动创新,积极运用新媒体手段,充分发挥社群互助精神;通过形式创新,不断优化节目流程,增强诉求解决的即时性。在内容、互动和形式三个层面着力,赋能广播民生服务类节目在“后民生”时代的转型与再发展。
- 曹默
- 关键词:公共价值
-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叙事策略分析——以《新闻调查》《毕业了》为例被引量:4
- 2017年
- 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是一种以社会现象为反应对象的新闻作品。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与其他新闻作品不同,它关注的不是某件具体的事件或某个特定的人物,而是某种社会现象及其背后的问题。本文以《新闻调查》节目2017年2月播出的《毕业了》作品为例,试分析话题类视听新闻作品的叙事策略。
- 曹默
- 关键词:叙事策略新闻调查叙事逻辑
- 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 贴近市民 凝心聚力
- 2017年
- 《新闻热线》开播以来,切实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倾听百姓声音,解决百姓难题。不仅有效化解了群众的不满和社会的潜在矛盾,也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完善和规范,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问你所问,急你所急,新闻热线65159063',这是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节目的宗旨和口号。《新闻热线》栏目是北京地区最早的一档通过倾听百姓声音、实现舆论监督的广播节目。自1993年开播以来。
- 曹默
- 关键词:新闻热线新闻广播
- 平凡劳动者的真诚礼赞 央视《城市梦想》深入普通生活,品味人生百味
- 2017年
- 《城市梦想》以关注农民工等基层群体为题材,通过让企业家等社会成功人士体验基层劳动,真实地展现了城市基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民工问题。每一位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农民工,都有一个融入城市的梦想。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城市梦想》以农民工生活为主题、以真实记录为手法,历时两年,先后前往多省市进行调研拍摄,全面展现出了平凡劳动者在城市的辛勤与奉献。
- 曹默
- 关键词:农民工群体劳动者
- 中国乡村之声《乡村少年》 用电波传递温度 用行动表达关爱
- 2017年
- 在广播节目高度市场化的今天,《乡村少年》就像一股清流,用爱和智慧缓缓滋润着农村少年儿童的心田。《乡村少年》倾听农村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填补他们心中的缺失,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寻找到新的情感寄托,为农村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 曹默
- 关键词:少年儿童
- “精准扶贫”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创新路径——以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如何精准扶贫,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电视作为主流媒体,有必要助力脱贫攻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东方卫视《我们在行动》紧紧扣住“精准扶贫”四个字,将“产业脱贫”的理念贯彻到实践之中,用节目内容创新、扶贫方式创新和传播效果创新探索出了扶贫节目的创新路径。
- 曹默
- 广播百年看广播学:声音本位与听觉传播规律探索被引量:9
- 2020年
- 作为声音的媒介,广播已经伴随人类社会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回顾广播波澜壮阔的百年发展史,广播学及广播学专业的发展始终与广播的兴衰息息相关。本文立足于我国广播学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探讨了当下广播学建设要以人文基础、跨界能力和技术思维为人才培养路径。最后阐述未来广播学专业要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根植声音本位,探索听觉传播规律,在媒体融合中实现广播学专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张彩曹默
- 关键词: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