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职业病
  • 8篇职业病危害
  • 4篇汽车
  • 3篇汽车制造
  • 3篇肌肉
  • 3篇肌肉骨骼
  • 3篇肌肉骨骼疾患
  • 3篇疾患
  • 3篇骨骼
  • 2篇职业病危害现...
  • 2篇职业病危害因...
  • 2篇职业性肌肉骨...
  • 2篇企业职业病
  • 2篇工效学
  • 1篇大型汽车
  • 1篇大样本
  • 1篇地下储气
  • 1篇地下储气库
  • 1篇电机
  • 1篇信度

机构

  • 15篇重庆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山东省职业卫...
  • 1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重庆市沙坪坝...

作者

  • 15篇曹磊
  • 11篇陈凤琼
  • 8篇邓华欣
  • 8篇张华东
  • 6篇李小平
  • 4篇王忠旭
  • 3篇冉瑞红
  • 2篇贾宁
  • 1篇张恒东
  • 1篇黄进
  • 1篇曾强
  • 1篇袁方
  • 1篇尹艳
  • 1篇赵奇
  • 1篇邹华
  • 1篇王致
  • 1篇邵华
  • 1篇龚涛
  • 1篇李莹
  • 1篇蒋恩霏

传媒

  • 7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某离子膜烧碱装置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公司20万t/a离子膜烧碱装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确定职业卫生工作防治重点。方法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装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及热辐射、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氢、氯气、硫酸等。经检测,各工种的8 h等效声级值均低于85dB(A),但工作场所存在噪声强度大于85dB(A)的设备,主要是各类泵和压缩机,噪声强度最高达到91.8dB(A);各工种时间加权平均WBGT指数值均低于33℃;毒物的检测结果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要求。职业健康监护未见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加强对噪声源的控制,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护还需完善。
李小平岳小春曹磊张华东
关键词:离子膜烧碱职业病危害
2015—2017年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收集并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15—2017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总超标率为6.42%,有降低趋势(P<0.01);电焊烟尘、噪声、甲醛、锰及其化合物、二甲苯超标率依次为12.50%、10.04%、8.33%、6.78%、4.88%;噪声超标率2015年最高,为26.26%。应加强工程防护,督促工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陈凤琼黄进张华东曹磊
关键词:汽车制造职业病危害因素
重庆市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工矿企业职业病危害特征,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及行业。方法在重庆市39个区(县)设置职业病危害监测点,收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监测数据、职业健康检查数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39区(县)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14 660家,其中8 455家企业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害劳动者437 617人次,其中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数244 215人次;九龙坡区、璧山区、沙坪坝区是职业病重点危害地区,有工矿企业3 589家,有接害工人199 361人(45.56%);制造业、采矿业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是重点行业(76.36%),接害人数最多(88.48%);经济类型以私营企业为主,共11 926家(81.35%),小型、微型企业共209 194(88.16%);职业病危害因素以物理因素为主,噪声接害人数最多,为168035(68.81%),噪声超标岗位占21.8%,接害人员职业禁忌证为3.41%,煤尘、矽尘超标率分别为12.6%和30.2%,疑似职业病病人比例为1.77%。结论应重点加强噪声、粉尘作业及小微、私营企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的职业病防治,建立职业病危害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部门合作,动态掌握职业病危害现状,以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
龚涛陈凤琼张华东曹磊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
一种粉尘装置的标样盒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尘装置的标样盒,包括:采集箱;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开设在所述采集箱的一侧;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开设在所述采集箱的底部;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采集箱的内壁上;粉尘收集机构,所述粉尘收集机构设...
陈凤琼李小平曹磊邓华欣张华东
重庆市某钻井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关键控制点
2019年
目的识别、分析重庆市某钻井材料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2017年6月,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酚醛树脂粉尘、氢氧化钠、甲醛、苯酚和高温。检测结果显示,钻井材料生产企业的设备噪声强度均较低,个体噪声共检测5人次,8 h等效声级最大值为75.4 d B(A),作业场所的粉尘和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结论反应车间投料口、包装车间包装岗作为该类钻井材料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处置,降低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曹磊陈凤琼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中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我国26个省市10个重点行业251家企业57501名在职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我国主要产业职业人群进行大样本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颈部疼痛(频率、持续时长、疼痛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我国职业人群工作相关颈部疼痛发生率为34.52%(19852/57501),其中,作业人员每月出现颈部疼痛的发生率为24.62%(14158/57501),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的发生率为28.32%(16283/57501),严重疼痛的发生率为16.23%(9331/575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特征(性别、教育水平、自我健康状况等)、职业特征(工龄、头颈部姿势及其持续时间)均会影响颈部疼痛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长和严重程度(P<0.05)。相比工作时头颈部直立且不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作业人员,其他组别在颈部疼痛的3个维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上均有更高的风险(P<0.05),其中,长时间保持头颈部后仰是风险最高的作业姿势(每月出现颈部疼痛:OR=5.84,95%CI:4.93~6.92;颈部疼痛持续超过1周:OR=6.21,95%CI:5.25~7.33;颈部出现严重疼痛:OR=6.73,95%CI:5.17~8.75)。结论我国主要产业的职业人群普遍存在工作相关颈部疼痛,保持头颈部良好姿势、合理的休息或颈部活动,可以降低颈部疼痛的发生风险。
邓华欣张华东王忠旭曹磊陈凤琼贾宁凌瑞杰王致李刚尹艳张恒东邵华黎东霞曾强梅良英蒋恩霏邹华
关键词:颈部疼痛影响因素
重庆市某天然气制乙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关键控制点分析
2017年
目的识别、分析重庆市某天然气制乙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炭黑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噪声检测结果显示加热炉、真空鼓风机、乙炔炉、电除尘器、压缩机、泵类的噪声强度大于国家标准限值,个体噪声共检测9人次,8 h等效声级最大值为83.6 dB(A),作业场所中的粉尘和化学毒物检测浓度均低于国家限值标准。结论天然气脱硫、乙炔反应和炭黑分离装置作为天然气制乙炔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应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和应急救援处置,降低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曹磊袁方陈凤琼
关键词:天然气乙炔职业病危害
重庆市某科技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对重庆市某科技公司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识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其危害程度,并对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高温、聚乙烯粉尘、γ射线和二氯甲烷,收卷工、配料工接触噪声8 h等效声级(LEX,8 h)超过国家标准要求,最大值为90.1 dB(A);高温湿球黑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WBGT指数)、聚乙烯粉尘浓度、γ射线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萃取工、回收装置操作工接触的二氯甲烷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符合标准要求,萃取操作位、横向拉伸操作位二氯甲烷短时间浓度超标,达到2.7~4.9倍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结论该公司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关键控制因素为噪声、二氯甲烷,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需采取工程技术措施,改善作业现状。
陈凤琼曹磊冉瑞红邓华欣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二氯甲烷
BRIEF在汽车制造业不良工效学因素识别评估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验美国工效学基本因素检查表(BRIEF)中文版在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工人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生产流水线上146人为调查对象。选用内部一致性、折半信度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因子分析、各维度得分与总分的相关性等对BRIEF进行信效度分析。结果信度:BRIEF总Cronbach’s α系数0.947,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0.690~0.877;折半信度0.685;重测信度检验中各维度ICC均>0.8。效度:主因子分析原则提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6.76%,反映肩、手腕、肘和腿、背、颈部的工效学危害因素权重;区分效度中,左右手腕、肘、肩以及颈、背、腿与总问卷得分的相关系数0.245~0.770,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0.034~0.768,其中双上肢和颈、背、腿的相关系数均<0.4,除肘部和腿部外其他各个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系数均>0.4。结论 BRIEF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工人不良工效学因素识别的量化评估,但仍需结合行业特点考虑汽车制造业中存在的特殊因素。
邓华欣冉瑞红曹磊杨迪李小平邱翠娟王忠旭
关键词:信度汽车制造业
重庆某地下储气库项目职业病危害现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重庆某地下储气库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采取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监护等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烷、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乙二醇、噪声、工频电场和高温,经检测工作场所噪声54点次,噪声强度大于85 dB(A)的15点次,个体噪声共检测9人次,各工种每周40 h等效声级值最高71.6 dB(A);工频电场强度、化学毒物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限值要求。结论注气压缩机、清管作业、乙二醇添加过程作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通过加强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防控和生产设备、管道意外泄漏时有应急救援处置预案,可降低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曹磊陈凤琼
关键词:地下储气库职业病危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