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强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断路
  • 2篇断路器
  • 2篇直流
  • 2篇直流断路器
  • 1篇电流
  • 1篇电路
  • 1篇液态
  • 1篇液态金属
  • 1篇起弧
  • 1篇中压
  • 1篇注入式
  • 1篇自由液面
  • 1篇温升
  • 1篇温升试验
  • 1篇限流
  • 1篇门极
  • 1篇门极换流晶闸...
  • 1篇晶闸管
  • 1篇均流
  • 1篇开断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网陕西省电...

作者

  • 4篇易强
  • 3篇吴翊
  • 2篇杨倬
  • 2篇荣命哲
  • 2篇纽春萍
  • 2篇何海龙
  • 2篇杨飞
  • 2篇吴益飞
  • 1篇胡杨
  • 1篇贺开华

传媒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供用电
  • 1篇电器与能效管...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流断路器并联IGCT通断特性被引量:4
2020年
电力电子组件是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分断故障电流的核心部件,对于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分断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具有容量大、通态压降低、关断速度快、抗浪涌能力强等特点,作为电力电子组件中的核心关断器件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此,针对直流开断工况设计并联IGCT组件,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获得了不同电流上升率、压接压力、接线方式情况下并联IGCT通态均流效果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关断时并联IGCT均流的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并联IGCT通态均流效果主要受器件门槛电压、斜率电阻参数的影响,且压接力越大的器件斜率电阻越小;IGCT组件采用同侧端接线方式的均流系数比异侧端大;通过控制并联IGCT的关断时序,能够改善关断过程中瞬时功率分配不均衡,提升并联IGCT组件的关断能力与可靠性。
张智辉吴翊吴益飞杨飞易强崔艺龄
关键词: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缓冲电路
基于高速隔离开关的液态金属限流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对液态金属限流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电流下的温升试验。为了满足额定大电流的使用要求,提出了一种液态金属限流与高速隔离开关相结合的限流方法,可解决限流器长期通电发热的问题。对该限流方案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限流效率随短路电流上升而提高。
贺开华何海龙杨倬易强
关键词:液态金属温升试验高速隔离开关
磁收缩效应型液态金属限流器起弧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磁收缩效应的液态金属限流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自检测故障和自恢复的优点,在未来中低压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对液态金属收缩动态过程进行观测,并对其弧前时间进行测量,通过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对该物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以上方法对不同因素下的液态金属起弧特性进行了全面研究,包括初始自由液面高度、隔板通孔孔壁粗糙程度及预期电流上升率等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液态金属磁收缩过程往往同时包括源于液面凹陷的收缩及通孔液柱直接收缩两个过程。通过研究获得了两个过程的规律及影响,为未来限流器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何海龙吴翊刘炜纽春萍荣命哲杨倬易强郭安祥
关键词:自由液面
中压直流开断技术研究综述被引量:13
2018年
中压直流配电系统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电能质量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已成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直流电流无自然过零点,直流系统的短路电流开断相比于交流开断更为困难,其开断技术也是制约直流配电系统发展和推广的瓶颈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大容量中压直流开断方案,介绍了相应的开断原理,主要包括电流注入式直流断路器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此外,概述了中压直流开断的关键技术及其面临的挑战。最后,归纳并展望了中压直流开断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吴益飞胡杨易强杨飞荣命哲纽春萍吴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