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凯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石墨
  • 2篇石墨烯
  • 2篇纳米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剂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子理论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氧还原
  • 1篇氧还原反应
  • 1篇制备SIC
  • 1篇镍纳米粒子
  • 1篇热模拟
  • 1篇热膨胀
  • 1篇热膨胀性
  • 1篇热膨胀性能

机构

  • 4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大学京江...
  • 1篇江苏时代华宜...

作者

  • 4篇徐凯
  • 3篇杨娟
  • 3篇程晓农
  • 2篇赵南
  • 1篇王安东
  • 1篇赵玉涛
  • 1篇梁向锋
  • 1篇高帅
  • 1篇张琰琰
  • 1篇张弛
  • 1篇曾炜炜
  • 1篇张莉莉
  • 1篇黎振兴
  • 1篇李毅

传媒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铸造技术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粉末冶金法制备SiC_p/Al_2W_3O_(12)/Al复合材料及其热膨胀性能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添加适量的Al_2W_3O_(12)负热膨胀粉体来优化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SiC_p/Al)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实验采用固相法制备负热膨胀性能的Al_2W_3O_(12)粉体,并按10%,20%,30%的体积比添加至SiC_p/Al复合粉体中,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SiC_p/Al_2W_3O_(12)/Al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分布均匀,致密度良好。室温到200℃内,在Al基体质量分数不变的前提下,Al_2W_3O_(12)的加入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张琰琰程晓农黎振兴杨娟徐凯陈敏
关键词:负热膨胀材料SICP/AL
Ag/Fe_3O_4/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被引量:8
2017年
以四水合氯化亚铁和硝酸银为原料,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通过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具有磁分离功能的银/四氧化三铁/还原氧化石墨烯(Ag/Fe_3O_4/rGO)纳米复合抗菌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Fe_3O_4和Ag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rGO片层上.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率(Ms)为40.5 A·m^2·kg·(-1),表明其具有较强的磁性,将其与菌液混合后,在磁场作用下10 min即可吸附沉降完成磁分离.以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实验菌株,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价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对E.coli和S.aureus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 mm和13 mm,最低抑菌浓度值(MIC)分别为50 mg/L和80 mg/L,最低杀菌浓度值(MBC)分别为30 mg/L和50 mg/L.
杜文修杨娟桑玉祥张莉莉赵南徐凯程晓农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磁分离
新型低铼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设计被引量:3
2017年
对通过d电子理论以及电子空位数理论在现有第三代镍基单晶合金基础上进行成分设计,控制合金中Cr、Mo、Al、Re、Hf元素含量不变,通过增加合金中W含量以及添加元素Nb、Ti强化γ′相,微调合金中Ta/(W+Mo)比值和Al/Ti比值,并对合金中TCP相的析出以及合金相稳定性进行预测,来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得到一系列的合金成分范围。利用热模拟软件JMat Pro,并结合相图分析,获得一系列低Re合金成分,通过对已有镍基单晶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热处理窗口、糊状区间、TCP相含量、熔点、密度等热力学参数进行模拟,并依据这些参数制定合金设计判据,得到新型低铼第三代镍基单晶合金的组成。
赵玉涛梁向锋徐凯王安东张弛
中空铂镍/三维石墨烯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超声辅助化学法和凝胶化反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中空铂镍/三维石墨烯电催化剂(PtNi/GCM).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组成及微观形貌.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和旋转圆盘电极测试了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铂和镍前驱体的不同摩尔比对催化剂的多孔结构、粒子形貌和分散状态影响较大,当摩尔比为1∶1时,所得三维石墨烯中纳米粒子尺寸均一、分散均匀.该PtNi/GCM催化剂对氧还原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半波电势(0.494 V)处,质量比活性和面积比活性分别为1.09 A/mg Pt和1.02 m A/cm^2,是商业Pt/C的5.4倍和3.5倍(0.20 A/mgPt,0.29 m A/cm2).同时,该催化剂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循环30000周后,半波电势降低值是商业铂炭的43.6%.
徐凯李毅赵南杜文修曾炜炜高帅程晓农杨娟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