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腾飞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椎间盘
  • 2篇椎体
  • 2篇下腰椎
  • 2篇超声
  • 2篇超声引导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切除
  • 1篇腰椎间盘切除...
  • 1篇入路
  • 1篇神经阻滞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残余
  • 1篇术后疼痛
  • 1篇疼痛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终板
  • 1篇椎间孔
  • 1篇椎间孔入路

机构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晏铮剑
  • 4篇张腾飞
  • 2篇成涓
  • 2篇陈亮
  • 2篇郑元义
  • 2篇邓忠良
  • 2篇杨晶
  • 1篇周黎
  • 1篇张平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腰椎小关节阻滞缓解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残余疼痛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腰椎小关节阻滞对缓解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残余疼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PKP术后残余腰部疼痛患者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0)。试验组根据患者不同压痛点选择相应小关节在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2.0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手术前、手术后10min、1天及2周对2组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观察患者术后10min、第1天及术后2周疼痛缓解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术后10min、1天及2周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均<0.05)。对照组各时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术后10min、1天及2周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注射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小关节注射可有效缓解患者PKP术后残余疼痛,在PKP术后残余腰痛的诊断及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向醒杨晶张平张腾飞成涓郑元义晏铮剑
关键词:术后疼痛
应用C2~T1有限元模型研究椎体骨隧道技术对C4椎体上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前路经椎体打孔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nterior transcorporeal approach of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ATPECD)不同角度、直径的椎体骨隧道对C4椎体上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集1位健康男性志愿者的颈部CT图像,建立C2~T1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后,选择C4椎体按破坏和不破坏终板2种方式和不同打孔直径建立AB 2组模型(A6、A8、A10和B6、B8、B10)。对各模型施加1 N/m扭矩模拟颈椎屈曲运动,分析不同打孔方式和不同打孔直径对C4椎体上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1)云图显示A组椎体上终板开口边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B组B10模型终板前份出现少量应力集中,其余模型无明显应力集中。2组模型上终板的应力集中范围和应力最大值均随钻孔直径增加而增加。2组模型C4上终板应力最大值分别为A6:11.51 MPa、A8:17.33 MPa、A10:18.49 MPa和B6:2.57 MPa、B8:2.89MPa、B10:3.65 MPa。(2)分析2种打孔方式在颈椎屈曲载荷下终板前后份的Mises应力分布。B6模型C4上终板前后份应力与正常模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8模型C4上终板前份Mises应力与正常模型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其他模型与正常模型存在明显差异(P=0.000)。(3)对各模型C4上终板进行骨折风险预测,结果提示A组模型上终板均存在不同数量的骨折高风险单元(A6:0.8%;A8:2.3%;A10:7.2%),而B组模型上终板骨折风险较低。结论:ATPECD手术所建立的2种类型的骨隧道中,破坏上终板的骨隧道会导致终板开口边缘应力集中及终板骨折风险,而不破坏终板的骨隧道可以避免上述风险。为了将终板骨折风险控制在较低范围内,不破坏终板的骨隧道应控制直径在椎体前缘高度的2/3以内,破坏终板的骨隧道应控制直径在椎体前缘高度的1/2以内,并且应避免破坏终板中心区域。
吴文凯张腾飞陈亮邓忠良晏铮剑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
超声引导肩胛背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第5颈椎横突后结节(PTFCV)处阻滞肩胛背神经(DSN)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单侧肩胛间区疼痛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PTFCV及DSN,测量PTFCV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并于PTFCV处行超声引导下DSN阻滞。记录操作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并以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超声可准确识别所有患者的PTFCV,PTFCV距皮肤表面垂直距离为(1.09±0.22)cm。20例中,仅8例(8/20,40.00%)的DSN可被超声识别。对20例(20/20,100%)患者均成功实施超声引导下DSN阻滞,操作时间(9.05±0.41)min。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率为(70.92±17.15)%。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于PTFCV处阻滞DSN省时、易行,且安全、有效。
杨晶晏铮剑周黎成涓向醒郑元义张腾飞
关键词:神经阻滞超声检查
PELD椎间孔入路与椎板间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椎间孔入路(TF-PELD)与椎板间入路(IL-PELD)比较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TF—PELD和IL—PELD比较治疗LS/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个随机对照试验和7个队列研究,包括4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IL—PELD相比,TF—PELD手术时间更长[MD=17.42,95%CI(12.86,21.97),P〈0.00001]、术中透视次数更多[MD=8.42,95%CI(6.18,10.65),P〈0.00001],但两组在术后随访VAS评分[MD=0.01,95%CI(-0.23,0.25),P=0.94]、术后随访ODI评分[MD=-0.46,95%CI(-2.42,1.49),P=0.64]、术后优良率[RR=1.00,95%CI(0.89,1.12),P=0.96]和并发症发生率[RR=0.73,95%CI(0.45,1.18),P=0.20]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表明,TF-PELD和IL-PEL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IL-PELD具有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射线暴露更少的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张腾飞吴文凯邓忠良晏铮剑陈亮
关键词:腰椎椎间孔入路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