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远端
  • 3篇桡骨远端
  • 3篇桡骨远端骨
  • 3篇桡骨远端骨巨...
  • 3篇腓骨
  • 3篇腓骨近端
  • 3篇吻合血管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3篇近端
  • 3篇巨细胞
  • 3篇巨细胞瘤
  • 3篇骨巨细胞瘤
  • 3篇关节
  • 1篇血塞通
  • 1篇血塞通分散片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散片
  • 1篇术后

机构

  • 4篇内蒙古民族大...

作者

  • 4篇包永革
  • 4篇张伟
  • 4篇金红光
  • 1篇包玉象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第二十四届中...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CT)的疗效。方法38例桡骨远端GCT患者,根据桡骨缺损范围切取自体腓骨近端,移植后钢板固定。术前、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腕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Cooney评分系统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围手术期恢复平稳。随访期内未见明显的腕关节畸形,腓骨与桡骨截骨端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周。术后3个月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为(69.15±15.24)°,尺偏/桡偏为(22.74±10.55)°,握力为(88.69±12.75)%,腕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为(2.45±1.11)分,Cooney评分为(89.58±11.25)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好转(均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复发和转移。结论采用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GCT对下肢活动影响甚微,但其重建腕关节的功能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金红光张伟李海波包永革
关键词:骨巨细胞瘤腓骨外科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38例
目的 通过评价采用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CT)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38例桡骨远端GCT患者.男1 8例,女20例.年龄1...
金红光张伟包永革
关键词:腓骨骨巨细胞瘤
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38例
目的通过评价采用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CT)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吻合血管腓骨近端带关节移植治疗38例桡骨远端GCT患者。男1 8例,女20例。年龄17...
金红光张伟包永革
关键词:腓骨骨巨细胞瘤
文献传递
血塞通分散片联合利伐沙班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塞通分散片联合利伐沙班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90例胫骨骨折患者,均择期进行手术,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术后给予血塞通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2 w后,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肿胀时间、卧床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较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Baird-Jackso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血塞通分散片联合利伐沙班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金红光包永革包玉象张伟
关键词:胫骨骨折血塞通分散片利伐沙班关节功能炎症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