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雪霞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异氰酸
  • 2篇异氰酸酯
  • 2篇氰酸
  • 2篇氰酸酯
  • 2篇甲苯
  • 2篇甲苯二异氰酸...
  • 2篇二异氰酸酯
  • 1篇三氧化二铁
  • 1篇酸酯
  • 1篇尿素
  • 1篇尿素法
  • 1篇热力学分析
  • 1篇基团
  • 1篇基团贡献
  • 1篇基团贡献法
  • 1篇甲苯二胺
  • 1篇甲酸
  • 1篇甲酸酯
  • 1篇反应机理
  • 1篇氨基

机构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王延吉
  • 3篇王桂荣
  • 3篇赵新强
  • 3篇崔雪霞
  • 2篇赵茜
  • 1篇李欣
  • 1篇贾晓强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石...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Fe2O3的表征及其催化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分解反应性能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多种方法制备了Fe2O3催化剂,并以市售Fe2O3为参比物,通过BET、NH3-TPD、XRD、SEM及FTIR等手段分析其结构特征,考察其催化分解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制备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含有SiO2的Fe2O3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较好;外购Fe2O3催化效果好主要与其孔径较大以及含有SiO2组分有关;在较优反应条件下,TDI的收率可达到84.6%。进一步研究Fe2O3和SiO2双组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表明双组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单组分的Fe2O3、SiO2效果都要好,Fe2O3和SiO2之间存在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TDC的分解反应。
赵茜崔雪霞王桂荣赵新强王延吉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
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分解反应性能及机理被引量:4
2018年
对不同种类的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TDC)分解制备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性能及Fe_2O_3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热重和差热扫描结果表明,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的热分解温度由低到高次序为:2,4-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TDC(Ph))、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Me))、2,4-甲苯二氨基甲酸丙酯(TDC(Pr))、2,4-甲苯二氨基甲酸丁酯(TDC(Bu));热分解温度高低反映了热分解反应的难易。而Fe_2O_3催化分解实验表明,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催化分解反应由易到难依次为TDC(Ph)、TDC(Bu)、TDC(Pr)、TDC(Me)。可能是催化剂Fe_2O_3的使用,使得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催化分解的难易趋势与热分解的不同。借助FTIR表征,推测了Fe_2O_3催化TDC(Me)分解反应的机理,表明催化剂Fe_2O_3中的Fe^(3+)与TDC(Me)中的羰基氧发生配位作用是催化分解的关键。
王桂荣崔雪霞贾晓强赵新强王延吉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机理
尿素法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尿素、甲苯二胺与苯酚反应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为一复合反应体系。对该类反应体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本反应的4种可能反应路径,采用基团贡献法对4种反应路径中各组分的热力学数据以及各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进行了计算,依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文献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路径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结果表明,由尿素、甲苯二胺与苯酚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的较好反应路径为:尿素首先与苯酚反应合成氨基甲酸苯酯,然后氨基甲酸苯酯与甲苯二胺反应得到终产物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计算及分析结果可为该反应的实验研究及过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崔雪霞王桂荣赵茜李欣赵新强王延吉
关键词:甲苯二胺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