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志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荒漠
  • 3篇荒漠区
  • 2篇引种
  • 2篇引种栽培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造林
  • 2篇造林技术
  • 2篇肉苁蓉
  • 2篇梭梭
  • 2篇苁蓉
  • 2篇接种
  • 2篇接种率
  • 2篇抗旱造林
  • 2篇抗旱造林技术
  • 2篇成活率
  • 1篇低产
  • 1篇低产枣园
  • 1篇新品种引进
  • 1篇血清生化

机构

  • 14篇国家林业局
  • 1篇兵团农业技术...

作者

  • 14篇宋志云
  • 10篇张祯
  • 3篇周应杰
  • 2篇赵之旭
  • 1篇张有富
  • 1篇王红军
  • 1篇贺访印
  • 1篇张玉婷
  • 1篇孟军平
  • 1篇高万功
  • 1篇张玉亭
  • 1篇刘明成

传媒

  • 5篇防护林科技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绿色科技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威低产枣园改造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武威低产枣园进行补植加密、高接换优及合理修剪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低产枣园增施有机肥,应选择每667m^2施优质腐熟羊粪2m^3为佳;花前、果实膨大期喷尿素液、磷酸二氢钾为最佳;改大冠稀植为矮化密植,每667m^2栽红枣达110-220株,可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产量;实施夏季修剪、喷水、喷微肥、喷调节剂等技术和低产旺树开甲技术等措施,可使红枣坐果率提高29.3%。
宋志云周应杰孟军萍
关键词:低产枣园
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进行河西风沙区梭梭林施肥位置对肉苁蓉接种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梭梭根部不同方位埋施腐熟的有机肥,可提高梭梭林的成活率,有益于梭梭林生长;接种肉苁蓉对梭梭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有一定的影响,在梭梭树旁肉苁蓉种植位置的对侧施肥,可使肉苁蓉的接种成活率最高,从而获得梭梭林生长和肉苁蓉收获的双赢。
宋志云张祯孟军萍汪庆
关键词:肉苁蓉梭梭林有机肥
牛磺酸对山羊体重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牛磺酸对山羊体重及血清中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6只5~6月龄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在日粮中添加0、0.05%、0.10%、0.20%的牛磺酸),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期共81 d,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日粮基础上添加不同牛磺酸水平连续饲喂21 d;第二阶段停止药物干预。在试验第30、51和81 d时各采集一次血液,测定山羊体重及血清部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第1~30 d,各试验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31~51 d,各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且此时间段各组的平均日增重低于其他时间段;试验第51~81 d,试验Ⅱ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第21 d,试验Ⅲ组山羊血清γ干扰素(IFN-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山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第30 d,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和SOD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血清TP、ALB的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试验Ⅳ组(P<0.05)。试验第51 d,试验Ⅳ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Ⅱ组、试验Ⅳ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显著低于试验Ⅳ组(P<0.05);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血清AL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添加0.10%牛磺酸对山羊的增重效果最佳;添加0.10%、0.20%牛磺酸可显著提高山羊血清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
王红军韩振莲张强威杨海杰王博赵之旭宋志云周应杰
关键词:牛磺酸山羊体重血清生化指标
武威市东沙窝抗旱造林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高万功孟军萍宋志云张祯赵之旭张有富贺访印刘明成张玉婷
课题组通过对武威市东沙窝荒漠区抗旱造林和生态恢复的技术模式的研究,制定了《武威市东沙窝抗旱造林标准化栽植技术规程》;筛选出了抗逆性较强的造林树种3种;建成苗木繁育基地50亩,年产苗木250万株;建立抗旱造林试验示范样板1...
关键词:
关键词:抗旱造林技术苗木繁育害虫防治
胡杨在武威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被引量:5
2014年
胡杨作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的乔木树种,通过对其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胡杨在武威地区表现良好、成活率高、抗性强、栽培管理简单、园林绿化效果突出,是一种适合在武威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良树种。
宋志云孟军萍张祯
关键词:栽培技术引种
武威枣树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在武威地区引进河南灰枣、骏枣、七月鲜、大王枣、早脆王、龙枣、胎里红、黑珍珠、蜜蜂罐、小口枣等11个品种,进行高接换优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均达到了80%以上。通过对其物候期、适应性和抗逆性、果实性状及生长结果表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在武威表现优良的品种有4个,即:河南灰枣、骏枣、大王枣、七月鲜。其中:七月鲜为早熟品种,骏枣和大王枣为中熟品种,河南灰枣为晚熟品种。
孟军萍宋志云周应杰
关键词:红枣
5种沙生植物扦插育苗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针对腾格里沙漠南缘特殊的地理环境,以红柳、沙拐枣、梭梭、沙枣和胡杨等5种常见沙生植物为实验材料,运用ABP生根粉侵泡和沙藏法进行了扦插育苗。结果表明:ABP生根粉对沙拐枣扦插苗发芽有明显促进作用,红柳扦插苗新生根生物量最大,胡杨扦插苗成活率较低,梭梭、沙枣扦插苗可以发芽但生根困难。5种沙生植物中,红柳新梢生长速度最快,沙拐枣则表现出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特点。
张祯孟军萍宋志云
关键词:沙生植物扦插育苗
武威市东沙窝荒漠区抗旱造林技术
2014年
通过对甘肃武威东沙窝生态环境的分析,从树种的选择、沙障配置模式、造林方式方法等几大方面研究了荒漠区抗旱造林技术手段,以期能对沙漠抗旱造林工作给予帮助。
孟军萍宋志云张祯
关键词:荒漠区抗旱造林技术
甘肃河西荒漠区胡杨栽植技术试验被引量:1
2015年
以荒漠地区栽植的3年生胡杨苗木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胡杨苗木栽植前对其根系泡水时间、栽植时间、栽植深度、栽植后的修剪、栽植后30d内的浇水间隔时间以及胡杨锈病的防治时段等因素对荒漠区胡杨栽植成活率及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前对其根系泡水时间不同,其栽植成活率也不同,泡水时间10-15d,其成活率最高;栽植时间对其成活率也有影响,在试验区最佳栽植时间为4月中旬;栽植深度不同其成活率也不同,最佳栽植深度为苗木根际土低于地表土10-15cm;栽植后的最佳修剪方法是根据苗木大小,在2-2.5m 高度处留2-3根枝条,并留2-3个芽短截,其余的枝条要全部清除;栽植后30d内的最合理浇水间隔时段为7d;胡杨锈病防治的最佳时段为5月下旬至8月下旬.
宋志云张祯孟军萍
关键词:成活率保存率
海棠在荒漠区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2013年春季对从河南引进海棠实生苗进行了栽培试验,通过4年多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海棠在荒漠区表现良好,成活率高,抗性强,栽培管理简单,园林绿化效果突出,是一种适合在武威地区推广应用的优良树种。
孟军萍宋志云
关键词:海棠引种栽培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