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磊

作品数:2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产流
  • 1篇透水
  • 1篇模拟降雨
  • 1篇降雨
  • 1篇功能区
  • 1篇风险分析
  • 1篇MORANS
  • 1篇不透水
  • 1篇产流过程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功能区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陈利顶
  • 2篇卫伟
  • 2篇姚磊
  • 1篇董博昶
  • 1篇王金满
  • 1篇肖峻
  • 1篇于洋
  • 1篇刘慧娟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GIS和RS技术的北京市功能区产流风险分析被引量:22
2015年
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城市区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风险,定量研究城市降雨产流特征,可以为城区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五环内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RS技术提取了五环内的土地覆被信息,并结合不同地区用途进行了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结合SCS-CN水文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并定量识别了北京市五环区域内的产流风险区。结果表明: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五环内地区不同等级产流风险区分布格局差异明显。高产流风险区占全区的面积由重现期1 a的18.90%增加到重现期100 a的54.74%;由于不透水面比率不同,不同功能区的产流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商业用地区产流风险最高,平均产流量为24.76mm(重现期1 a),天然绿地区产流量最低,均值为7.36mm(重现期1 a);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加,各功能区之间的产流量存在趋同效应;五环内产流风险格局呈现出中心高、四周低的环状分布特征,高产流风险聚集区大多分布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和居住区,低产流风险聚集区主要为大型公园和天然绿地,分布在四环与五环之间。城市防涝规划工作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产流风险聚集区分布以及不同功能区的降雨产流风险特征,分层统筹,科学拟定规划方案,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城市自身的"生态"优势,多角度解决城市暴雨洪水问题。
姚磊卫伟于洋肖峻陈利顶
关键词:城市功能区
城市典型下垫面产流过程模拟实验被引量:19
2015年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改变了城市下垫面,造成城市水文循环条件的极大变化。研究地表产流在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变化过程将对城市防洪减灾及雨洪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启示。本文基于人工降雨和城市下垫面模拟技术,探讨城市典型下垫面类型(不透水面、绿地及透水砖)及不透水面分布格局在两种雨强(0.29mm/min和0.56mm/min)条件下的降雨产流过程。结果显示:雨强及下垫面条件对产流效应及径流变化过程均有较显著影响。表现为:1雨强越大,产流时间越短,产流总量及稳定产流量越大;2低雨强条件下,绿地及透水砖间的截流能力差异较小,随着雨强的增大,两者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均明显优于不透水面。三种下垫面的产流效率表现为:不透水面>透水砖>绿地;3同种雨强条件下,三种不透水分布位置间的产流效应差异显著,下部不透水的小区地表积水较快,而小区上部不透水时产流较慢,具有很好的截流效果。该结论不仅能为城市雨洪有效利用与灾害防控提供技术支持,还可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刘慧娟卫伟王金满陈利顶姚磊董博昶
关键词:模拟降雨产流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