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一凡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主题

  • 8篇城市
  • 4篇城市更新
  • 3篇课程
  • 3篇建筑
  • 2篇地方高校
  • 2篇文化
  • 2篇文化空间
  • 2篇旧城
  • 2篇课程教学
  • 2篇建筑学
  • 2篇建筑学专业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 2篇公共空间
  • 2篇高校
  • 2篇城市设计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隐匿

机构

  • 17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17篇吴一凡
  • 3篇武士清
  • 2篇李宝宏
  • 2篇向雨鸣
  • 1篇柯桢楠
  • 1篇李冠群

传媒

  • 3篇福建建筑
  • 2篇中外建筑
  • 1篇家具与室内装...
  • 1篇四川建筑
  • 1篇包装工程
  • 1篇湖南包装
  • 1篇山西建筑
  • 1篇中国房地产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 1篇绿色科技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城市建筑空间
  • 1篇第八届全国建...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持续性视野下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探索被引量:9
2022年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公共设施更新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以可持续理念为切入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解析,探索公共设施更新的设计策略,提出城市公共设施更新需在宏观层面加强公共设施的统筹协调、分级渐进,在中观层面重视设施的共享和微空间营造,在微观层面推进全龄融合与精细化设计。城市公共设施更新设计发展趋势呈现出功能复合化、特色地方化、细节人性化、服务智慧化四大特征。
吴一凡倪丹菲
关键词:可持续性城市更新公共设施
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优化设计浅析
2010年
以城市构成要素分析了厦门海湾公园规划案例,探讨了厦门市西海岸的空间形态优化设计,研究了该规划对优化整合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城市空间连续性,形成滨海开放空间的必要性和途径,并进行概要分析和总结,以期对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优化实践有所裨益。
吴一凡武士清
关键词:公园
AIGC时代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挑战与应对被引量:3
2024年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主体性的回归、艺术性的呼唤与创造性的提升3个角度对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困境进行解析,并通过理论阐释与教学,探讨对AIGC时代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一味追随智能技术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而技术依赖则容易导致设计教学中主体性的消解、艺术性的背离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减退。面向AIGC时代应当正视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多元价值,通过人文教育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并以美育教育为基础,聚焦批判性思维的提升,以实现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可能。
吴一凡柯桢楠
关键词:设计思维人工智能
转型发展背景下普通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建设探讨被引量:3
2022年
新时代要求下,如何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成为当前普通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热点议题。城市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以城市设计课程建设为例,分析普通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建设的现状背景,提出了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建设应指向一个目标,实现三种转向,开展五类实践的基本思路,探讨城市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并对存在问题和未来建设的重点进行了反思总结,为同等级别地方高校推进建筑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吴一凡倪丹菲李宝宏向雨鸣
关键词:城市设计地方高校建筑学课程建设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探索被引量:2
2023年
新时代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何紧随时代变化趋势与社会需求,通过优化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迫切问题。课程组以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为例,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探索。课程组明确了建筑结构选型课程教学的“三段式”目标,以“基本素质-专业应用-实践创新”为核心,整合教学思路,结合学生特点,针对当前课程存在问题展开教学实践探索,通过提升系统认知、优化教学手段、增加设计实践三方面的相互配合,进一步拓展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形式、强化结构构思训练,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综合、分析、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吴一凡李冠群
关键词:建筑学结构选型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基于老幼复合共享的社区公共设施设计研究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实现我国社区公共设施老幼复合共享的设计要点。方法通过对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基于老幼复合共享的社区公共设施设计要以人为本,准确把握老年人和儿童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身心状态和行为活动的内在关联性。在设计中不仅需要妥善处理好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的健康安全、社交娱乐、情感归属需求,还应结合老年人和儿童群体的时域、地域以及类型进行关联思考,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论证,阐述如何通过社区公共设施设计促进老幼代际的交流与融合。结果得出基于老幼复合共享下的公共设施设计要点。结论基于老幼复合共享的社区公共设施设计需要关注老幼群体的共融、共助、共依、共娱,从协调多元需求、引导互助协作、促进交往陪伴、激发多维互动等方面进行设计探索,从而促进代际融合与全龄社区环境的实现。
吴一凡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建设
基于城市肌理的历史地段更新设计探析
2018年
解读国外历史地段更新的典型案例,研究历史地段更新中的城市肌理,剖析其肌理生成、空间发展、形态特点等内容,梳理出延续、生长、重塑3种处理历史地段中新旧城市肌理的方法,促进历史地段"新"与"旧"成为"对立统一"的整体。
吴一凡
关键词:城市肌理历史地段
城市更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以城市设计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时代背景下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备受学界关注的议题。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为例,对城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微更新转向及其教学实践进行探讨。指出地方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应当加强对微更新的重视,尤其是面向地方社会城市微更新所需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并通过开放弹性的课题任务设置、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逐层阶段推进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沟通协作、逻辑分析和空间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照。
吴一凡向雨鸣
关键词:地方高校城市设计教学改革城市更新
艺术介入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被引量:20
2022年
我国城市建设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社区微更新成为我国城市更新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从艺术介入视角出发,在分析当前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不佳、公共文化空间失落、社区凝聚力弱化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艺术介入对营造社区日常生活美学氛围、建构共同记忆、促进公众参与的积极意义。剖析国内外典型案例,指出艺术介入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代表了一种更具柔性、弹性、可持续的更新方式,通过场所环境营造、地方特质呈现、共享空间打造与功能性、层次性和复合性的结合,可提升社区公共空间的可识别性、挖掘场所精神、培育社区凝聚力,以期为微更新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吴一凡黄丽坤
关键词:社区公共空间城市更新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文化空间发展探究——以厦门为例
2022年
以文化为核心开展城市文化空间更新研究对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厦门为例,分析其城市文化空间现状特征,从历史文化空间、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事件4个方面总结厦门文化空间更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建构文化空间网络,加强文化设施试点更新示范引领,促进文化产业功能业态提升,结合文化特色策划文化事件积极激发城市文化活力的建议。
吴一凡李宝宏
关键词:城市更新文化空间城市文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