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超超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施肥
  • 3篇施肥方式
  • 3篇配施
  • 2篇氮代谢
  • 2篇氮代谢酶
  • 2篇低温胁迫
  • 2篇冬小麦
  • 2篇叶绿
  • 2篇叶绿素
  • 2篇叶绿素含量
  • 2篇水稻
  • 2篇土壤
  • 2篇偏最小二乘
  • 2篇偏最小二乘法
  • 2篇小麦
  • 2篇胁迫
  • 2篇化肥
  • 2篇化肥配施
  • 1篇氮素
  • 1篇稻穗

机构

  • 5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史超超
  • 4篇冯美臣
  • 4篇沙之敏
  • 4篇曹林奎
  • 3篇杨武德
  • 3篇赵峥
  • 3篇郭小丽
  • 2篇王超
  • 2篇张雪茹
  • 1篇李广信
  • 1篇曹阳
  • 1篇袁婧
  • 1篇孙慧
  • 1篇徐珊珊
  • 1篇乔星星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学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态排水沟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排水沟渠,它包括水泥沟渠,在水泥沟渠内排布多个水生植物栽培单元,各水生植物栽培单元内分别填装植物生长基质,在植物生长基质上栽培挺水植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已建成的水泥沟渠截留净化农田排水中氮磷能力差、生...
沙之敏曹林奎赵峥徐珊珊史超超
文献传递
基于光谱变换的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近年来,冻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冬麦区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及时、快速、准确地获取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对于监测冬小麦冻害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低温胁迫试验,在拔节期对两个冬麦品种进行-6℃,4 h、8 h和12 h的胁迫处理后,测定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分析比较不同光谱变换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PLSR模型,筛选出能够表征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最佳光谱变换方式。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两个冬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低温胁迫后天数的增加,各处理与对照的差异逐渐减小。胁迫后5 d,近红外区域反射率有较大升高,并随低温胁迫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可见光区域,短期内差异不明显。胁迫后10 d、20 d、35 d,黄、红波段逐渐趋于水平,同时近红外区域反射率差异逐渐缩小,可见光区域光谱反射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15种典型变换处理,发现原始光谱的倒数、对数、幂、平方根等变换难以提高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且建模效果较差。除原始光谱对数的一阶微分(T6)外,其他微分变换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都优于原始光谱。综合考虑模型的校正、验证效果、模型最佳因子数以及相对分析误差的大小,二阶微分变换处理(T15)叶绿素含量校正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930、0.340,验证模型的R^2为0.753,表明基于T15的光谱变换数据可实现低温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准确估算,为最佳光谱变换方式。
张雪茹冯美臣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低温胁迫偏最小二乘法
变换光谱数据对土壤氮素PLSR模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光谱数据变换对消除背景、噪音影响以及提取光谱特征有重要的作用,是光谱数据分析过程中的必要步骤。为了研究光谱变换处理对土壤氮素PLSR模型的影响精度,并选择最佳光谱变换处理方法,本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了15种典型光谱变换,通过比较不同变换光谱与土壤氮素的相关性,实现土壤氮素的PLSR精确诊断,并综合评定最佳光谱数据变换方法。结果表明,涉及微分处理后的光谱变换,尤其是先进行开方(T8、T11)、对数(T6、T12)等变换后再进行微分处理,可提高其与土壤氮素的相关性。在引入较少因子变量个数的条件下,该方法使因变量解释量达到了98%。综合考虑模型的校正、验证效果及模型复杂度(模型最佳因子变量个数),可得出光谱平方根的一阶微分变换处理(T8)为最佳的土壤光谱变换算法。该条件下的土壤氮素的校正模型表现为R2=0.985、RMSEC=0.000132、Fn=6,验证模型的表现为R2=0.9853、RMSEV=0.000162,结果表明基于T8的光谱数据变换可实现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氮素的光谱估算。另外,可以考虑将原始光谱的一阶微分(T9)、对数和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T6、T7)以及平方根和对数的二阶微分(T11、T12)作为光谱数据变换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土壤氮素估算和光谱数据预处理提供技术参考。
乔星星冯美臣杨武德孙慧郭小丽史超超
关键词:土壤氮素偏最小二乘法
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被引量:5
2017年
近年来,拔节期冻害已成为影响北方冬麦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为实现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精确诊断,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法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提取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特征波段,并构建其估测模型。结果表明,经B-coefficient和VIP证实,结合SMLR提取叶绿素含量监测的光谱特征波段为401,681,727 nm,预测模型的R^2,RMSE,RE分别为0.751,0.622,0.128,并且验证模型R^2也达到了0.707,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利用PLS-SMLR提取特征波段、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估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张雪茹冯美臣李广信杨武德王超郭小丽史超超
关键词:冬小麦叶绿素含量低温胁迫
施肥方式对水稻穗期叶片氮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以杂交粳稻‘花优14'为材料,研究化肥配施有机肥对水稻穗期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穗期水稻叶片SPAD值和含氮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有机肥处理,与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功能叶氮代谢酶活性抽穗期均高于孕穗期,且两个时期处理间变化趋势一致,其中抽穗期谷氨酸合酶(GOGAT)与各氮素相关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8 537.44 kg/hm^2,显著高于有机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较化肥处理提高3.27%。综合可见,化肥配施有机肥可以维持水稻穗期旺盛的氮代谢。
史超超冯美臣沙之敏曹林奎
关键词:水稻SPAD氮代谢酶
植物离子组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植物离子组学是研究植物体内无机元素组成的一门综合学科。通过现代高通量的元素分析手段(如ICP-MS),结合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数理统计学等手段研究植物吸收、养分元素积累和重金属污染物的机理及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是植物营养与环境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因此,了解植物离子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方向对于拓展人们对植物和生态系统中元素循环机制的认识,调控植物元素循环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关于离子组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离子组和离子组学的概念;然后总结了离子组学的发展历程和目前从事相关研究的机构及其各自研究方向;并对离子组数据的转化和分析方法进行阐述;最后重点综述了离子组学的应用,包括从生态学角度探索生态系统中元素间的多重平衡;植物离子组与环境驱动因子、食品安全和超积累植物筛选间的关系;植物离子组结合基因组学对矿质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的探索。【展望】1)从植物营养和食品安全角度出发,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树等进行离子组学研究;2)从系统生物学或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角度对元素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系统中的流动循环进行研究;3)从学科交叉的角度来研究离子组学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的相互关系。
沙之敏赵峥卢琳芳史超超曹阳袁婧曹林奎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植株系统养分供应及吸收动态的影响
为了弄清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植株系统中氮磷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通过对2015年水稻移栽前后及关键生育时期的土壤养分含量和植株中养分积累及分配进行测定并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本试验条件...
史超超
关键词:化肥有机肥氮代谢酶
文献传递
施肥方式对水稻‘花优14’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基于长期测坑定位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上海地区高产杂交水稻‘花优14’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上海地区稻田科学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处理[CT,300 kg(N)×hm^(-2),60 kg(P2O5)?hm^(-2)和60 kg(K2O)?hm^(-2)]、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T,与CT等氮磷钾,80%尿素+20%有机肥,磷钾不足部分以化肥补充)和单施有机肥处理(OT,与CT处理等氮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干物质积累特征、产量结构、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干物质量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MT年平均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达0.78 kg?hm^(-2)?d^(-1),分别比OT和CK显著高0.17 kg?hm^(-2)?d^(-1)和0.19 kg?hm^(-2)?d^(-1),与CT之间无显著差异。MT灌浆期同化物输入对籽粒贡献率为76.3%,与CT差异不显著,但比OT和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4%和5.2%。水稻收获后,MT的年平均产量分别比CT、OT和CK处理高3.5%、15.6%和63.4%,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较CT和OT提高9.7%和53.7%。有机肥结合化肥施用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速率并促进花后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输入,从而提高产量,在保证水稻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是较优的施肥方式。
沙之敏陈侠桦赵峥史超超袁永坤曹林奎
关键词:水稻施肥方式有机无机配施干物质积累肥料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