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志刚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科委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标准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波形
  • 4篇波形参数
  • 3篇原子
  • 3篇里德堡原子
  • 3篇计量学
  • 2篇电场
  • 2篇电场测量
  • 2篇电磁感应
  • 2篇电磁感应透明
  • 2篇信道
  • 2篇信道测量
  • 2篇信号
  • 2篇信号波形
  • 2篇上升时间
  • 2篇时延
  • 2篇时延扩展
  • 2篇最小二乘
  • 2篇最小二乘算法
  • 2篇微波电场
  • 2篇高斯

机构

  • 11篇中国计量科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作者

  • 11篇冯志刚
  • 6篇赵科佳
  • 4篇杨智君
  • 4篇吴昭春
  • 3篇屈继峰
  • 3篇宋振飞
  • 3篇李抵非
  • 3篇陈赫
  • 2篇周鑫
  • 2篇刘科
  • 2篇卞昕
  • 1篇何昭
  • 1篇缪京元
  • 1篇钟章队
  • 1篇吴钒
  • 1篇侯立新
  • 1篇李建威
  • 1篇艾渤
  • 1篇张亦弛
  • 1篇郭晓涛

传媒

  • 4篇计量学报
  • 2篇计量技术
  • 2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光采样测量波形修正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采样测量波形修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EOS系统测量波形的数学模型;采用高斯函数拟合出EOS系统测量波形中的主信号和反射信号;将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到高斯函数拟合过程中,拟合出最逼近EOS系统实际测量...
赵科佳杨智君冯志刚吴昭春陈赫
混响室内时延特性测量关键不确定度分量分析
2017年
混响室内,信道特性测量的不确定度决定了基于混响室进行的无线通信设备性能测试的准确性。本文以测量实验为基础,针对均方根时延扩展这一核心信道参数,对两个关键不确定度来源,给出了不确定度分析的方法和流程。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法分析了由核心测量设备网络分析仪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分析了固有场不确定度。对不确定度的深入分析为测量中一些关键设置的设定提供了量化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测量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侯立新卞昕冯志刚周鑫张亦弛刘科丁晟刘玉龙
关键词:混响室信道测量时延扩展
频域信道测量中VNA测量不确定度传播规律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频域信道测量中测量仪器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矢量网络分析仪是频域信道测量中最重要的测量仪器,测量前必须进行自校准。深入分析不同校准方法所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合理选择自校方法的量化依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基于蒙特卡洛法。由于在频域信道测量中需要对多个频点进行测量,而各频点间的测量结果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应用蒙特卡洛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协方差矩阵的分析方法,从而考虑了相关性的影响,给出了更为准确合理的不确定度分析,最终有效地指导了自校方法的合理选择。实验表明,是否考虑相关性,对信道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有较大影响。基于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定量分析,可以得出直通校准是更适合于信道测量的矢网自校准方法的结论。
周鑫冯志刚钟章队卞昕艾渤刘科郭晓涛赵兴
关键词:计量学信道测量路径损耗时延扩展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相移测量被引量:3
2023年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分辨、宽带宽且可直接溯源至基本物理常数等优势,已在微波量子计量、通信、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提出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相移测量方法,利用热里德堡原子光谱实现对本振(LO)微波场与待测(SIG)微波场的外差探测,得到了相移与待测微波场相移相同的中频(IF)探测信号;然后利用锁相放大算法对探测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探测信号相对同频参考信号的相位差;最后,利用位移台在待测微波信号中引入相移,比较位移前后的相位差测量结果,实现了6.92 GHz微波信号相移的测量。对相移测量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该频率的微波传播常数,与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约为0.2%,验证了这种全光学微波相移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并为微波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在通信雷达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张映昀阮伟民冯志刚屈继峰宋振飞
关键词:计量学里德堡原子电磁感应透明
基于里德堡原子非共振调频的微波电场测量
2025年
针对离散里德堡能级导致的离散频点、窄带宽微波电场测量的技术瓶颈,将非共振的强调谐微波场和被测微波场通过同一微波喇叭天线同时作用于原子气室,利用非共振的强微波场对里德堡能级的交流(AC)斯塔克频移特性,实现了73S_(1/2)到72P_(1/2)、72P_(3/2)、73P_(1/2)和73P_(3/2)里德堡态的耦合微波共振频率范围测量,详细研究了调谐场频率、功率对被测微波场共振频点的影响,使被测微波场共振频点的单向最大频率调谐范围达到151 MHz,结合双向调谐特性和不同耦合态组合,频率最大连续调谐范围达到400 MHz。最后,研究了不同共振频率条件下Autler-Townes分裂频率间隔随微波功率的变化。该研究为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量子计量和量值传递提供了重要支撑。
马荧苹冯志刚王健宋振飞屈继峰
关键词:里德堡原子微波电场电磁感应透明
基于铷里德堡原子的频率可调谐微波电场测量被引量:1
2024年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能级调控特性实现了微波电场连续调谐测量。用铷原子气室作为微波电场传感器同时去感知待测微波场和调谐微波场,利用强调谐场对里德堡原子能级精细调节实现了待测场共振频率的同步改变,从而拓展了现有单频点微波测量的频率响应范围。在与68P_(3/2)→66D_(5/2)跃迁共振的调谐场作用下,利用测量的AT分裂光谱的幅值差来确定待测场共振频点的调谐变化,最终使共振的6.916 GHz待测场的共振频率的调谐范围从原有的30 MHz极限拓宽至150 MHz,为微波电场的量子计量及拓展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阮伟民张映昀冯志刚周亚东宋振飞屈继峰
关键词:里德堡原子微波电场量子相干
一种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校准方法被引量:9
2018年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图像分析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三维空间建模算法,设计了一种针对双目立体视觉相机的校准方法,并可应用于运动目标点的轨迹追踪。将均匀分布目标点的校准平面放置在有效视野内的不同位置,通过双目立体视觉系统来捕获处于不同位置的校准平面图像。在图像处理之后,使用校准点中心的二维坐标作为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的输入样本集,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实现目标点二维平面坐标到三维空间坐标的映射关系。采用这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可以有效修正系统中存在的失真因子,获得目标三维位置信息,而无需进行复杂的相机校准操作。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鲁棒性。
李抵非陈赫冯志刚赵科佳刘争高鸿营
关键词:计量学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电光采样的超快脉冲波形参数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NTN技术的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已无法完全满足目前超高速电脉冲波形测量和校准的现状,构建了基于电光采样技术的脉冲波形参数测量系统,自主设计并制备了钽酸锂基共面波导结构的高频电光调制器,通过网络分析系统测量得到了其3dB频率响应可达100GHz。以高速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脉冲波形作为待测信号,对系统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优化。在优化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了对70GHz高速光电探测器输出电脉冲波形的精密测量,获得的波形的上升时间和半峰全宽分别为4.6ps和5.0ps,这将为我国基于电光采样技术脉冲波形参数国家基准的建立和持续提升提供参考。
冯志刚赵科佳杨智君吴钒陈赫缪京元李抵非吴昭春何昭
关键词:脉冲波形电光采样上升时间电光调制
一种电光采样测量波形修正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光采样测量波形修正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EOS系统测量波形的数学模型;采用高斯函数拟合出EOS系统测量波形中的主信号和反射信号;将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到高斯函数拟合过程中,拟合出最逼近EOS系统实际测量...
赵科佳杨智君冯志刚吴昭春陈赫
高速光电探测器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上升时间为3ps~100ps的光纤耦合型高速光电探测器的校准。
冯志刚李建威赵科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