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承志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印染
  • 3篇印染废水
  • 3篇脱色
  • 3篇混合菌
  • 3篇混合菌群
  • 3篇活性黑
  • 3篇废水
  • 2篇水解酸化
  • 2篇酸化
  • 2篇染料脱色
  • 1篇氧化还原反应
  • 1篇遗传毒性
  • 1篇生物强化
  • 1篇生物脱色
  • 1篇水解酸化处理
  • 1篇酸化过程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分析
  • 1篇脱色菌
  • 1篇脱色菌群

机构

  • 6篇东华大学

作者

  • 6篇谢学辉
  • 6篇柳建设
  • 6篇俞承志
  • 4篇刘娜
  • 4篇杨芳
  • 1篇杨波
  • 1篇朱玲玉
  • 1篇郑秀林
  • 1篇李然
  • 1篇张庆云

传媒

  • 2篇化工进展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活性黑5的生物脱色、复色现象及机理被引量:6
2016年
印染废水问题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常用生物法来治理,筛选高效降解染料的微生物是生物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关键。本文利用梯度浓度压力驯化法,从印染废水水解酸化反应器中筛选出对染料活性黑5具有良好脱色性能的混合菌群DDMY1。利用该菌群在兼氧条件下对活性黑5进行脱色研究,首先采用拍照方式记录其反复脱色、复色的直观效果,其次运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其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脱色液吸光值情况,最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检测方法分析脱色、复色过程中产物情况。结果表明,混合菌群DDMY1对活性黑5的脱色性能显著,24h脱色率能达到97.4%。同时,发现活性黑5的兼氧生物脱色反应可有效反复脱色、复色达17次之多,根据分析测试的结果,初步推测该现象可能是由活性黑5降解产物中的苯胺类物质或萘醌类物质造成的。
俞承志谢学辉郑秀林徐乐铱李然柳建设
关键词:混合菌群染料脱色氧化还原反应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活性黑5脱色菌群脱色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选择7种不同类别的共代谢基质,以功能菌群DDMZ1为初始菌群,以偶氮染料活性黑5为目标污染物,采用静置培养方式(兼氧培养)进行一系列静态批次实验,研究脱色功能菌群DDMZ1在不同共代谢基质(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牛肉膏、蛋白胨、碳酸钠)作用下脱色性能及菌群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脱色结果表明,添加果糖共基质能促进菌群脱色性能,对浓度为500 mg·L^(-1)的活性黑5作用72 h后,脱色率达到88.96%。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活性黑5脱色菌群群落结构因添加的共代谢基质不同而明显不同。在微生物分类属水平上,Acinetobacter菌属在经蛋白胨、牛肉膏和碳酸钠作用后的样品中占据主导地位,而Lactococcus菌属和Burkholderia菌属则在经蔗糖、葡萄糖、果糖、葡萄糖+果糖作用后的样品中含量偏高。其中,乳球菌属Lactococcus在以果糖为共代谢基质样品中达到其最大比例,结合脱色结果推测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是重要的优势功能菌属。综上可知,相对于初始菌群DDMZ1,有机氮源和无机碳源共基质对菌群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小,糖类共基质对菌群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其中果糖能更好地富集乳球菌属Lactococcus类脱色功能菌群,从而优化脱色功能菌群群落结构比例,促进菌群脱色效果。
张庆云谢学辉俞承志陈潆柳建设
关键词:印染废水脱色菌群共代谢基质高通量测序
菌剂强化对水解酸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将具有高效脱色效率的混合菌群FF(优势菌属为Proteobacteria门和Firmicutes门细菌)作为强化菌剂,通过流加菌的方式加入水解酸化反应器,对模拟印染废水进行菌剂强化。通过监测水解酸化反应器进出水的色度、COD、BOD5/COD和VFAs(挥发性脂肪酸)来反应菌剂强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菌剂强化,模拟印染废水的色度和COD去除率比强化前分别提高了大约15%和20%,同时,印染废水的BOD5/COD值由0.50增加到0.70,表明其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采用PCR-DGGE技术对菌剂强化前后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经过菌剂强化处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从2.17增加到2.56,表明物种丰富度增加,同时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菌种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菌剂强化后,不仅水解酸化系统中原来存在的优势菌种Bacteroidetes门细菌得以保持优势,同时系统中Proteobacteria门和Firmicutes门细菌得到了显著强化。
刘娜谢学辉杨芳沈乐为俞承志柳建设
关键词:水解酸化印染废水PCR-DGGE
混合菌群FF降解染料效果及生物毒性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混合菌群FF降解偶氮染料活性黑5和蒽醌染料活性蓝19,通过检测一些常规指标,如脱色率、DOC(溶解性有机碳)去除率、UV254、比紫外吸收值SUVA(UV254/DOC)等来表征降解效果,进一步通过固相萃取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SOS/umu(又称umu试验)和双杂交酵母法分别检测染料降解过程中遗传毒性和抗雌激素活性。结果表明,采用混合菌群FF,活性黑5和活性蓝19(150 mg/L)在35℃和p H=8.0条件下静置培养48 h后脱色率分别为82.5%和89.2%;DOC去除率低,分别为19.5%和13.0%;降解后UV254和SUVA均增加。遗传毒性检测表明,活性黑5本身无遗传毒性,降解过程中也无遗传毒性;活性蓝19本身无遗传毒性,降解24 h、48 h后在高浓缩倍数下出现遗传毒性。随着降解的进行,活性黑5和活性蓝19的抗雌激素活性均显著增加。
杨芳谢学辉刘娜俞承志柳建设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遗传毒性
高效功能菌群RR的筛选及其群落分析
2015年
利用梯度浓度压力驯化法,从厌氧反应器中筛选出对直接红28有具有良好脱色能力的混合菌群RR。在染料初始浓度为200mg/L,p H=7.0,温度为35℃条件下,经48h静止培养,染料脱色率可达96.16%。进一步对其培养条件如p H值、温度、盐度、初始染料浓度等进行了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在p H=7、温度为45℃,盐度为2mmol/L的情况下,功能菌群脱色效果达到最佳。为了进一步适应工程无机条件,筛选出以染料作为唯一氮源、碳源以及能量的功能菌群,遂将培养基中葡萄糖去掉,同样利用梯度浓度压力驯化法,筛选出混合菌群RM,并对其脱色性能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混合菌群RM在染料初始浓度为50mg/L、温度为35℃、p H=7.0条件下,48h后其脱色效率为2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法,对群落进行分析,混合菌群RR主要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菌群RM主要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可见伯克霍尔德氏菌属菌株(Burkholderia sp.)可以适应工程无机环境,并对直接红28存在一定的降解能力。
朱玲玉谢学辉刘娜杨芳俞承志柳建设
关键词:染料脱色混合菌群群落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生物强化水解酸化过程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利用生物强化技术提高水解酸化处理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包括共基质强化和菌剂强化两个方面。菌剂和共基质强化结果表明,菌剂A和菌剂B的加入将脱色率分别提高了2.33%和7.20%,当不加碳源时,脱色效果比较差(低于6.00%),而蔗糖的加入能提高脱色率至45.29%。利用PCR-DGGE技术追踪生物强化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信息,结果表明,菌剂和共基质的加入都对水解酸化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菌剂A和B强化后,水解酸化池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Shannon Weaver)由2.38分别增长到2.56和2.69,而共基质调控使得H由2.94增加到3.16。菌剂强化后,优势菌厚壁菌(Firmicutes)得到强化。通过共基质强化,优势菌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Firmicutes)得到强化,它们可能在染料降解中起到重要作用。
刘娜谢学辉杨波杨芳俞承志柳建设
关键词:印染废水生物强化水解酸化共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