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朝霞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中医药科研计划重点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硬化
  • 2篇疏肝
  • 2篇疏肝健脾
  • 2篇疏肝健脾化瘀...
  • 2篇化瘀
  • 2篇化瘀法
  • 2篇健脾
  • 2篇健脾化瘀
  • 2篇健脾化瘀法
  • 2篇肝硬化患者
  • 1篇星状细胞
  • 1篇药组
  • 1篇早期肝硬化
  • 1篇症状
  • 1篇症状体征
  • 1篇体征
  • 1篇中药
  • 1篇中药组
  • 1篇中药组方
  • 1篇组方

机构

  • 3篇青岛市传染病...

作者

  • 3篇刘中景
  • 3篇孙晓慧
  • 3篇于朝霞
  • 2篇宋霆
  • 2篇顾义海
  • 1篇史昌河
  • 1篇罗玮敏
  • 1篇崔爱玲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无创性诊断及症状体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Fibroscan)及其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求证其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被确诊为早期肝硬化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给予以疏肝健脾化瘀法所拟复方,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肝硬度值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2组之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度值及其症状体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刘中景罗玮敏顾义海孙晓慧于朝霞宋霆
关键词:早期肝硬化疏肝健脾化瘀法无创性诊断症状体征
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疗效的B超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早期肝硬化患者彩色B超下肝脏的改善情况。[方法]160例确诊为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给予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采用双盲法原则,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彩色B超下肝脏的相关变化及治疗结束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肝脏的表面形态、肝实质硬化结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脾肿大的改善情况,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门静脉主干直径和脾脏厚度的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P<0.01;而对脾静脉直径的改善,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门静脉主干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B超下肝脏相关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于朝霞宋霆顾义海孙晓慧刘中景史昌河
关键词:肝硬化疏肝健脾化瘀法B超诊断
抗肝硬化不同中药组方大鼠含药血清对肝硬化HSC-T6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抗肝硬化不同中药组方大鼠含药血清对肝硬化HSC-T6细胞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效果差异。[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秋水仙碱对照组、抗肝硬化不同中药组(1号方组、2号方组、3号方组)共5组,每组6只,HSC-T6细胞复苏后常规培养,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法观察药物对肝硬化HSC-T6细胞Ⅰ型胶原(Co1Ⅰ)、Ⅲ型胶原(Co1Ⅲ)和前凋亡蛋白(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抗肝硬化不同中药1号方和2号方对Co1Ⅰ、Co1Ⅲ、Bax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3号方除对Bax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对Co1Ⅰ、Co1Ⅲ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肝硬化不同中药组方大鼠含药血清对肝硬化HSC-T6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崔爱玲孙晓慧刘中景于朝霞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