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
-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更多>>
- 交错叶片对三通道蜗壳离心泵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改善筒袋泵水动力性能,基于SST k-ω湍流模型,对立式筒袋泵首级叶轮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采用时-频域数据处理法,对各个监测点的压力脉动进行分析,主要研究了同一叶轮模型下蜗壳不同截面的压力脉动情况及不同交错角对离心泵内压力脉动和径向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隔舌三通道蜗壳内,每隔120°压力脉动情况相似;随着交错角度的增加,距离隔舌较近且顺着叶片旋转方向的监测点压力脉动下降最多,压力脉动标准差下降了85%以上;叶轮所受径向力最多下降了60%;叶片交错后液体在轴向方向上会更容易产生流动,导致流动损失但有助于平稳蜗壳内的压力。综上所述,采用交错叶片有助于提高筒袋泵水动力性能。该研究为交错叶片结构在筒袋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郑水华钱亨牟介刚吴波谷云庆陈莹
- 关键词:离心泵压力脉动径向速度
- 悬臂式离心泵流固耦合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悬臂式离心泵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单向耦合方法,在不同悬臂比、不同工况下,分析叶轮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取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强度破坏和刚度破坏的位置,并在有预应力和无预应力下,对不同悬臂比离心泵的转子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下,悬臂比越小,叶轮的变形越小,叶轮后盖板中间流道处最有可能发生刚度破坏,叶片出口边缘与前、后盖板交接处最有可能发生强度破坏;悬臂比越小,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越大,流固耦合作用会降低转子系统的前三阶固有频率。
- 牟介刚陈莹谷云庆郑水华钱亨
- 关键词:离心泵流固耦合应力应变转子动力学固有频率数值模拟
- 筒袋泵首级叶轮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为进一步提高立式筒袋泵性能,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对立式筒袋泵首级叶轮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改型前后各个流量状况下的外特性曲线和离心泵内压力云图,研究了不同叶片数和不同叶片包角角度情况下离心泵扬程和效率的变化情况,为筒袋泵进一步改良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数的增加,离心泵各个流量情况下的最大效率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离心泵效率先上升后下降,存在着一个对于离心泵性能最佳的包角角度;相较叶片数改变对性能的影响而言,叶片包角改变对性能的影响较小.
- 郑水华钱亨牟介刚刘菲吴波陈莹
- 关键词:首级叶轮叶片数叶片包角
- 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瞬态空化特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低比转速离心泵叶轮流道宽度较小且较为狭长,流道进口容易被空化状态下的空泡堵塞,诱发严重的振动和噪声,不利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比转速为45的离心泵,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与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非定常空化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准确预测了不同工况下的空化余量-扬程曲线,并得到空化初生位置与空泡的时空演变和径向力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由空化产生空泡的非定常特性也有所不同。在小流量(0.8Qd)工况下发现,NPSH=4.75 m时在一个叶轮旋转周期内各个流道的空泡区变化规律明显,空泡区变化表现为收缩、稳定、再生长;NPSH=3.61 m时空区泡的变化规律为5个叶轮旋转周期,叶片上的空泡区经历稳定—分离—生长—局部脱落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设计工况(1.0Qd)下,叶轮中的空泡分布相对均匀,而大流量(1.2Qd)工况下空泡的分布并不对称,出现了交替堵塞的现象。未发生空化时,叶轮径向力分布呈规则的五角星状,随空化发展,叶轮内非对称分布的空泡区致使径向力分布紊乱。
- 吴登昊吴振兴周佩剑牟介刚谷云庆陈莹
- 关键词:离心泵低比转速径向力空化
- 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静态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为克服直动式电液比例换向阀无法实现大流量控制和导控式电液比例换向阀结构复杂及无法在零压下工作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流量大并具有位置反馈的新型电液比例换向阀——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该阀由2D换向阀、压扭联轴器和比例电磁铁等组成。在分析该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进行了静态特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压扭联轴器的位移滞环和三位四通2D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流量滞环为10%,说明该阀具有良好的静态特性。
- 励伟阮健任燕陈莹张凯
- 关键词:比例换向阀2D阀静态特性
- 2D电液高速开关阀设计与实验被引量:12
- 2015年
- 2D电液高速开关阀是采用具有双运动自由度阀芯的两级高速开关阀,该阀利用旋转电磁铁和拨杆拨叉机构驱动阀芯作旋转运动,实现导阀功能,由油液压力差推动阀芯作轴向移动,实现阀口的高速开启与关闭。为提高阀的动态特性,旋转电磁铁转子设计成3个52°叶片环形均布结构形式,拨杆拨叉对旋转电磁铁的输出转矩放大5倍。为测试2D高速开关阀的动态特性,设计了双摆轮和旋转电磁铁驱动2D高速开关阀两种实验方案。在建立数学模型和制作样机的基础上,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吻合,2D高速开关阀的液压伺服螺旋机构具有很高的频响,当用旋转电磁铁驱动时,在28 MPa工作压力下,阀芯轴向行程为0.8 mm,开启时间约为18 ms,6 mm通径阀流量高达60 L/min。
- 江海兵阮健李胜左希庆陈莹
- 关键词:高速开关阀动态特性
- 大流量2D伺服阀的研究与设计被引量:3
- 2013年
- 为实现伺服阀的大流量,采用了2D阀的结构方案。2D阀利用伺服螺旋机构将阀芯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阀芯的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伺服阀的液压功率放大。采用步进电机作为电-机械转换器来驱动阀芯转动,为使阀芯获得较大的扭矩,采用了较大的传动比。设计了零位保持机构保证了伺服阀工作的稳定性和零位调节的精确性。对伺服阀的阀芯进行了力学分析,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理想,符合设计要求。
- 张凯阮健励伟陈莹兰叶深
- 关键词:大流量2D阀伺服阀
- 不同空化程度下离心泵流固耦合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针对离心泵空化下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完全空化和气液两相模型,对离心泵空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单向耦合计算方法求解了不同空化程度下转子系统的变形。分析了空化时叶轮上气泡、静压、液体相对速度分布情况以及蜗壳内部压力脉动和叶轮径向力特性,研究空化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和对转子系统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较压力面的气泡体积和气泡区更大;随着空化的发展叶轮静压分布越不均匀;严重空化时叶轮上的气泡会堵塞流道,引起脱流现象,生成漩涡;空化导致压力脉动增强,径向力分布不规律;空化影响了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变形,空化引起的漩涡造成叶轮非轴对称变形。
- 牟介刚陈莹谷云庆郑水华钱亨
- 关键词:离心泵空化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 一种新型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阐述了一种新型2D电液比例方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基于该工作原理制成的4台6mm通径2D电液比例方向阀样阀进行实验研究,测试了阀在7MPa系统压力下的空载流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2D比例方向阀具有良好的流量特性。
- 陈莹申屠胜男孙杰阮健左强励伟
- 关键词:2D阀比例方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