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东艳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篇以太
  • 1篇生产力
  • 1篇水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退耕
  • 1篇农牧
  • 1篇农牧交错区
  • 1篇气候
  • 1篇刈割
  • 1篇后人
  • 1篇风速
  • 1篇EVI
  • 1篇GIS
  • 1篇草原
  • 1篇草原生态
  • 1篇草原生态系统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金东艳
  • 2篇徐霞
  • 2篇兰玉芳
  • 2篇高琼
  • 1篇胡英敏
  • 1篇蒋力

传媒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风速及刈割对草原土壤水分与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干扰的共同影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速下降的现象。试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利用挡风板模拟风速降低,采用不同程度刈割模拟草原利用强度的变化,实地监测近地表土壤水分吞吐量以及群落再生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挡风板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速;风速下降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刈割处理后植物的再生能力。风速降低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原生态系统综合表现为正效应。加入刈割处理后,风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刈割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干旱胁迫,但风速降低未能改变刈割处理的影响。
金东艳高琼
关键词:风速刈割土壤水分草原生态系统
太仆寺旗2000—2008年EVI对气候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被引量:7
2012年
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太仆寺旗为研究区,利用2000—2008年MODIS-EVI数据和周边45个气象站点同期月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近10 a该区EVI的时空变化及年最大E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合2000年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各地类EVI对气温、降水变化的响应及各地类变化过程对EVI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年最大EVI与6—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同期总降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各地类E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差异明显,退耕前,仅草地EVI对气候变化敏感,退耕后,耕地、林地EVI与气候因子相关性显著增强;耕地变草地、林地变耕地分别导致EVI减小2.27%和1.42%,林、草相互转变导致EVI分别减小0.71%和0.67%,说明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未必促进植被恢复,受其他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
胡英敏高琼兰玉芳金东艳徐霞
关键词:气候土地利用EVI
农牧交错区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模拟及其演化特征——以太仆寺旗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太仆寺旗深受国家退耕政策影响,在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2000年和2008年研究区175个行政村不同特点进行空间分析尺度的划分,并分析了各个空间尺度上行政村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指数、平均高程、平均坡度、距主要道路和水域距离的相关性。结合GIS和SPSS软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2期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并分别用各行政村实际人口密度检验空间化结果。研究中,采取逐级增加自变量个数的方法来寻求精度较高、较合适的人口空间化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年和2008年由空间化模型得到的各村人口密度与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判定系数R分别为0.961和0.881,且两者线性拟合斜率都接近1,精度较高;8年间,研究区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及其周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其他区域则急剧下降,人口呈现出向城镇及其周围集聚的趋势,而退耕政策是导致区域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兰玉芳徐霞蒋力金东艳
关键词:GIS农牧交错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