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亚培
- 作品数:23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血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研究--附48例临床资料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化浊方对内镜下大肠腺瘤性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临床症状、胃肠功能恢复及息肉复发的干预作用。方法:96例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入组后择期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补液、抗感染等常规治疗1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健脾化浊方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评估中医证候疗效,记录术后息肉复发率、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腹部疼痛、脘腹胀闷、大便稀溏、便秘、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肢体困重)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各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治疗组息肉复发率分别为16.67%、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2%、47.92%(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浊方可明显改善脾虚湿蕴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内镜下切除术后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预防息肉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 许亚培龙润杨金国杨静吕文侠王小天杨铸锋
- 关键词:肠息肉手术后期间炎症因子胃肠功能
- 杨倩运用启膈散治疗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经验被引量:4
- 2020年
- 介绍杨倩教授治疗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经验。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及营养状况,但常见胸骨后疼痛、异物感及呕吐等术后并发症。杨教授认为本病属于"噎膈"范畴,治疗宜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应用启膈散加减化裁,并佐以滋阴润燥药物,以达润燥解郁、化痰降逆之效,可进一步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促进免疫调节,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许亚培杨倩李博林杨铸锋杨静龙润李世济董笑一王骁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启膈散名医经验
- 中药启膈散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21年
- 启膈散出自清代医家程国彭《医学心悟·卷三·噎膈》,为治疗“噎膈”的开关之剂。噎,指噎塞、梗噎,食物下咽困难;膈是格拒,指饮食不下,或下咽后又吐出。方中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胃经,滋阴生津、清热凉血;郁金辛苦,性寒,入心、肺、肝经,行气化瘀、清心解郁,为血中之气药,两药合用能养胃阴而复津液,调理气机通畅,为君药。茯苓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渗湿化痰、宁心安神;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活血祛瘀、清心除烦;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入肺、心经,润肺化痰、泄热散结。三药合为臣药,可达益脾和胃、活血化痰之效。砂仁辛温,入脾、胃、肾经,化湿行气、醒脾消食,使气血行而不滞,为佐药。荷叶蒂苦平,入脾、肝、大肠经,清暑去湿、醒脾和胃;杵头糠甘辛,性平,入胃、大肠经,通肠、开胃下气、消磨积块,共为佐使。
- 许亚培杨倩
- 关键词:中药启膈散食管癌反流性食管炎
- 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与冷活检钳钳除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术(CSP)与冷活检钳钳除术(CBF)治疗结肠微小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与河北省中医院经内镜检查确诊为结肠微小息肉的1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SP组(80例,息肉数90枚)和CBF组(81例,息肉数93枚)。其中,CSP组采用CSP治疗,CBF组采用CB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切除息肉时间、标本回收率和完整切除率)、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术中出血、术后出血、穿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和新生息肉数。结果CSP组的切除息肉时间明显长于CBF组[(242±11)s比(226±12)s],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CBF组[97.78%(88/90)比90.32%(84/93)](P<0.01或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98,P=0.274)。CSP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CBF组[26.25%(21/80)比41.98%(34/81)](P<0.05),但两组的新生息肉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BF相比,CSP完整切除率更高、复发率更低,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但息肉切除时间更长。
- 胡阳许亚培董魁星
- 连朴化浊解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PG、TSGF、MG7-Ag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连朴化浊解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胃癌单抗MG7相关抗原(MG7-A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探索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中医证候疗效、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疗效、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对血清PG、TSGF、MG7-Ag的影响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主症(疼痛、饱胀、痞闷、暖气)和次症(疲乏、寐差、嘈杂、反酸)中医证候积分、组织病理学积分及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TSGF、MG7-Ag水平和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主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及组织病理学积分显著降低,血清PGⅠ、PGⅠ/PGⅡ显著升高,TSGF、MG7-Ag水平显著降低,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PG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朴化浊解毒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影响PG、TSGF、MG7-A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许亚培刘建平杨铸锋徐伟超杨倩孙士江赵宝玉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 罕见胃八叠球菌胃炎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 2022年
- 胃八叠球菌胃炎是由革兰阳性厌氧糖酵菌产生的胃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极为少见。其临床表现及疾病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一名胃八叠球菌胃炎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
- 许亚培杨铸锋杨倩李博林孙华慧吕文侠韩燕
- 关键词:胃黏膜损伤革兰阳性
- 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及对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疗效及对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诊治的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胃化浊解毒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病理组织学变量积分、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病理组织学变量积分、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48/51),对照组为80.4%(41/5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化浊解毒方联合维酶素片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病变状态,降低胃黏膜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许亚培李博林徐伟超杨铸锋龙润吴春晓杜朋丽才艳茹王小天杨静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维酶素片KI-67蛋白表达
- 启膈化瘀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其对肿瘤标志物与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启膈化瘀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其对肿瘤标志物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证患者纳入本研究,给予启膈化瘀汤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指标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1.30%(42/46);主要临床证候(吞咽困难、呕吐痰涎、消瘦乏力、胸背疼痛、声音嘶哑)积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癌相关抗原(SC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启膈化瘀汤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许亚培杨倩杨静段洋洋
- 关键词: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型
- 启膈化瘀方联合内镜支架置入术对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CRP、PCT、TGF-β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启膈化瘀方联合内镜支架置入术对食管恶性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食管恶性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经内镜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后给予补液、抑酸、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启膈化瘀方,对照组给予宽胸利膈丸,连续治疗两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炎性因子CRP、PCT及TGF-β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吞咽困难、胸背疼痛、声音嘶哑、呕吐痰涎、食欲减低、消瘦乏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PCT炎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炎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启膈化瘀方联合内镜支架置入术对食管恶性狭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炎症水平,抑制肿瘤生长。
- 许亚培杨倩
- 关键词:食管恶性狭窄转化生长因子-Β1
- 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萎缩性胃炎-胃癌胃镜图像自动识别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测试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验证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萎缩性胃炎-胃癌胃镜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640张胃镜图像序列,将所有图像序列作为训练组输入卷积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图像自动识别模型,通过读取图像进行验证,记录识别准确率,绘制精确回归曲线。结果模型训练损失在12轮训练后基本趋于0,准确率在第29轮达到最大值98%,在42轮以后也基本稳定在最大值。结论卷积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帮助消化科医师对萎缩性胃炎-胃癌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徐伟超李博林李博林才艳茹许亚培赵丹阳王旭东杨怀金夏克文杨倩
-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胃癌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