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佳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儿童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导入式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身高
  • 1篇数据分析
  • 1篇体格
  • 1篇体重
  • 1篇科学教
  • 1篇科学教学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方法
  • 1篇合并肺炎
  • 1篇红素
  • 1篇儿科

机构

  • 4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上海市松江区...

作者

  • 4篇田佳
  • 2篇姚丽萍
  • 1篇刘冲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的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实验室检查数据,以期为早期川崎病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5例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院治疗的川崎病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以及细胞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WBC、N、PLT、PC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CRP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ESR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现血清中IgM、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补体水平比较,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细胞免疫指标分析发现,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血清中CD3+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血清中CD8+、CD19+、CD4+/CD8+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增强患儿体液免疫水平,使细胞免疫发生紊乱,并激活补体系统。
田佳
关键词:川崎病肺炎支原体
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的体格发育情况。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4盟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15199名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以2005年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数据为参考标准,计算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结果内蒙古自治区3~18岁男、女儿童均有2个身高增长高峰段,男童为3~4岁和11岁阶段;女童为4~5岁和10~11岁阶段;随年龄的增长体重增长无明显规律,青春期前后出现增幅单高峰,男、女儿童分别出现在15岁、10岁。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均明显高于2005中国九市标准(均P<0.001),其中6岁男童、13岁女童身高超过全国标准最明显;7岁男童、10岁女童体重高于全国标准最明显。超重的总检出率为12.31%,肥胖的总检出率为20.27%,其中男、女童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1.55%、13.10%(P=0.132);男童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童,分别为22.67%、17.76%(P<0.001)。结论内蒙古自治区3~18岁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肥胖检出率高。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儿童的体格发育,加强儿童健康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刘冲云惠聪张秀兰刘葆丰葛琪琪周艳华关立东田佳田佳
关键词:身高体重超重肥胖儿童
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0年
目的:探讨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60名临床医学本科带教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取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学生提高儿科常见病诊治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自主性、提高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提高提出和解决儿科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儿科理论知识的应用及理解能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和儿科学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儿科学教学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田佳
关键词: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儿科学教学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随时间变迁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该实验拟通过对2009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该地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近年来其病因构成是否发生变迁。方法按照第4版新生儿科学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进行筛选,以2012年1月1日为划分点,将2009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该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实验数据分为前组和后组,各占226例。将前组和后组中的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进行组内统计,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顾模型,比较近6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构成是否发生变迁。结果前组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及母乳性黄疸,后组的主要病因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因素。结论围生期因素为近3年该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因此,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重要途径。
姚丽萍田佳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