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PEGFP-...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样
  • 3篇胰岛素样生长...
  • 3篇质粒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胰岛素样生长...
  • 2篇荧光
  • 2篇荧光蛋白
  • 2篇重组大鼠
  • 2篇绿色荧光
  • 2篇绿色荧光蛋白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基因表达质粒
  • 2篇脊髓
  • 2篇IGF-1
  • 2篇表达质粒
  • 1篇蛋白质

机构

  • 8篇锦州市中心医...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20...

作者

  • 8篇王莹
  • 4篇李红宇
  • 4篇袁文
  • 4篇徐盛明
  • 4篇吕碧涛
  • 3篇张竟
  • 2篇高松
  • 1篇张竞

传媒

  • 3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7
  • 3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重组pEGFP-N1-IGF-1体内转基因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pEGFP-N1-IGF-1体内转基因预处理对脊髓损伤后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及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影响,进一步探讨转基因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7/11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54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3组:①生理盐水组(24只):采用脊髓内直接注射法,将2μL生理盐水+6μLTransfectamreagent共8μL注入T8~T10脊髓内,无下肢功能障碍者1周后按改良Nystr"m’s压迫法制作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压迫总质量35g,压迫时间5min)。②pEGFP-N1-IGF-1转基因组(24只):给药方法、部位、剂量以及造模方法与生理盐水组相同,但脊髓内注入6μLTransfectamreagent+2μg质粒pEGFP-N1-IGF-1。③正常组(6只):不损伤脊髓,不给药,作为正常对照。前2组损伤后1,4,8,24h、1,2周,取尾静脉血和损伤区域脊髓,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局部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变化。结果:经补充后5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组为(305.4±52.0)μkat/L,其他2组在损伤后1~8h迅速升高,并于伤后24h达到高峰[pEGFP-N1-IGF-1转基因组:(522.6±60.3)μkat/L;生理盐水组:(757.0±83.7)μkat/L],其后逐渐降低,术后一两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EGFP-N1-IGF-1转基因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②脊髓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正常组为(72.5±17.3)μkat/g,其他2组在损伤后1~8h迅速升高,并于伤后24h达到高峰[pEGFP-N1-IGF-1转基因组:(140.2±24.2)μkat/g;生理盐水组:(207.2±36.8)μkat/g],其后逐渐降低,术后一两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EGFP-N1-IGF-1转基因组各个时间点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0.01)。结论: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预处理能够有效地下调大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特别是其可有效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从而减轻继发性损伤所
李红宇王莹袁文吕碧涛徐盛明张竟
关键词:脊髓损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基因一氧化氮合酶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癫痫发作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优于单纯丙戊酸治疗,且安全性高。
王莹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拉莫三嗪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重组pEGFP-N1-IGF-1质粒体内转染在损伤后脊髓组织内的表达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组质粒pEGFP-N1-IGF-1在大鼠损伤脊髓内表达及mRNA定量分析,为基因治疗SCI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改良Nystrom’s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基因直接注射法,将阳离子脂质体与重组质粒pEGFP-N1-IGF-1混合后注入大鼠脊髓损伤部位,以空白质粒及生理盐水对照,转染1周后取材,行冰冻切片并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行RealTimePCR脊髓内IGF-1的mRNA定量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阳离子脂质体Transfectamreagent成功介导重组质粒pEGFP-N1-IGF-1在大鼠脊髓内转染其神经细胞,并表达EGFP和IGF-1的融合蛋白,通过RealtimePCR方法进行mRNA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重组质粒pEGFP-N1-IGF-1能在脊髓内明确地表达IGF-1,pEGFP-N1-IGF-1转基因组与IGF-1组和对照组mRNA表达相对数比较均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质粒pEGFP-N1-IGF-1转染后能在脊髓内明确表达IGF-1。证明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IGF-1体内转基因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应用IGF-1基因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红宇高松王莹袁文张竞吕碧涛徐盛明
关键词:脂质体质粒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进行分享。方法选择锦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7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1.2±5.7)岁,男性22例,女性15例。所有患者均有高处坠落、车祸、重物撞击等外伤史,无严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损伤胸10~11节段患者5例,损伤胸12节段8例,损伤腰1节段17例,损伤腰2节段7例。在C臂机定位下穿刺导针,空心钻钻孔,拧入椎弓根螺钉,螺钉间用固定棒固定,延长固定棒,复位椎体和椎间隙。术前护理中注重心理护理、评估与术前准备。术后护理中要加强监护,注意体位护理和康复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出院后随访1~2年,全部37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未出现医源性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固定物位置确切,无松动变形。全部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出现,护理评价满意度为98%。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切口小,创伤轻微,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经过术后随访,此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满意度。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护理人员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要重视专科护理,使护理工作针对性更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治疗的效果,也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王莹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亚型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CE型改善幅度最大,LAA型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型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48/53),明显高于SAA型的65.31%(32/49)和CE型的83.33%(40/48),且CE型明显高于SA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亚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三种TOAST分型患者的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LAA型、CE型和SAA型。
王莹
关键词:尤瑞克林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
构建重组大鼠pEGFP-N1-IGF-1基因表达质粒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IGF-1),为基因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前提。方法:实验于2005-04/06在上海基康生物公司实验室完成。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从大鼠肝脏组织总RNA中提取并扩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全长cDNA,并将该基因连接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以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1。结果:实验从大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获取编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全序列cDNA。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cDNA真核表达质粒时将能发出绿色荧光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融合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并经酶切后DNA电泳鉴定及DNA测序证实。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1成功,实验中将能发出绿色荧光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融合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3'端,并以编码柔软肽段的核苷酸连接,即保留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神经营养活性,又便于基因治疗中可检测到蛋白表达。
李红宇高松王莹袁文张竟吕碧涛徐盛明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质类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偏头痛发作情况(偏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6个月内复发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优于尼莫地平治疗。
王莹
关键词:偏头痛阿司匹林尼莫地平
重组大鼠pEGFP-N1-IGF-1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IGF-1),为基因治疗脊髓损伤(SCI)提供前提。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大鼠肝脏组织总RNA中提取并扩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的全长cDNA,并将该基因连接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以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1。结果实验从大鼠肝脏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取编码IGF1基因的全序列cDNA。构建IGF1cDNA真核表达质粒时将能发出绿色荧光的EGFP报告基因融合在IGF1基因,并经酶切后DNA电泳鉴定及DNA测序证实结果。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IGF1成功,实验中将能发出绿色荧光的EGFP报告基因融合在IGF1基因的3′端,并以编码柔软肽段的核苷酸连接,既保留了IGF1的神经营养活性,又便于基因治疗中可检测到蛋白表达。
李红宇袁文张竟吕碧涛徐盛明高松王莹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克隆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