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度脱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肺炎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液体疗法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婴儿
  • 1篇婴幼儿腹泻
  • 1篇幼儿腹泻
  • 1篇运动疗法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重度脱水
  • 1篇主观

机构

  • 6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洪波
  • 5篇张秋丽
  • 4篇周建国
  • 1篇贺瑞荣
  • 1篇徐秀琴
  • 1篇耿静
  • 1篇刘惠莉
  • 1篇徐海霞
  • 1篇李银山
  • 1篇冯静
  • 1篇蔡娟
  • 1篇周建生
  • 1篇王燕玲
  • 1篇狄薇

传媒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健康天地(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婴幼儿脱水液体疗法方案探究
2010年
液体疗法在儿科临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至今为止除了液体疗法的原则之外,尚未有一个公认合理规范方便的方案供临床教学和基层医务人员应用.现将我科多年来治疗治疗婴幼儿中重度脱水的方案及方案的病理生理基础讨论介绍如下,供临床应用中参考.
张秋丽周建国王洪波
关键词:液体疗法重度脱水婴幼儿病理生理基础基层医务人员儿科临床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瘫早期治疗中的效果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早期的临床治疗。方法将65例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在高压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以小儿脑瘫粗大运动量表(GMFM)和改良的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运动功能、肌痉挛改善及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可以降低肌张力、促进运动发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洪波张秋丽周建国冯静狄薇徐秀琴耿静
关键词:小儿脑瘫运动疗法
婴幼儿腹泻相关腺病毒的基因型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患者腺病毒(Ad V)的分布情况及基因型特点。方法选取3岁以下腹泻患儿380例,提取粪便基因组DNA进行腺病毒PCR检测,并对检测阳性的进行克隆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在380例样本中,共检出24例腺病毒,检出率为6.3%(24/380)。阳性病例中以2~3岁患儿为主。阳性标本病毒序列分析显示,肠道腺病毒41型检出率为4.2%(16/380),非肠道腺病毒检出率为2.1%(8/380):其中Ad V1型2例,Ad V2型2例,Ad V7型1例,Ad V12型2例,Ad V31型1例。结论婴幼儿腺病毒腹泻常见于2~3岁的婴幼儿,Ad V41是主要流行优势株。
张秋丽王洪波王燕玲周建生蔡娟贺瑞荣
关键词:腺病毒腹泻婴幼儿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α-糜蛋白酶2000LI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盐酸氨溴索7.5mg加入生理盐水20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盐酸氨溴索组治疗5~7天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达95.24%;α-糜蛋白酶组总有效率仅有73.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消除肺部罗音,缩短住院时间和疗效等方面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张秋丽徐海霞王洪波周建国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
神经节苷脂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高压氧、运动疗法,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或脑蛋白水解物,观察组应用GM1,用统一标准评测治疗前后两组精神运动发育商(DQ)各项评分,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神经节苷脂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节苷酯治疗高危婴儿脑损伤疗效明显。
王洪波刘惠莉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发育商
疾病的病痛反应面面观被引量:1
2012年
疾病对人体的系统作用即包括疾病自身对躯体所造成的不适,也包括各种疾病在人们日常生活或疾病过程中所引起的人们心理行为的变化,即病痛反应。疾病对人体的系统影响即包括客观部分,也包括主观部分;疾病是客观的,病痛反应是主观的;医者以客观认知为诊治的基础,患者或他人以主观认识为就医的动力。就疾病而言,客观认识永远不能代替主观认识,主观认识也永远达不到客观认识的高度。人们应当探索出一个更符合控制疾病对人体系统影响的医学模式。
周建国张秋丽李银山王洪波
关键词:主观认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