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正振

作品数:11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桥梁
  • 2篇应力
  • 2篇有限元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基坑
  • 2篇长江大桥
  • 2篇车站
  • 2篇冲刷
  • 2篇大桥
  • 2篇值模拟
  • 1篇大型沉井
  • 1篇地基
  • 1篇地铁
  • 1篇地铁车站
  • 1篇地铁车站基坑
  • 1篇地下车站
  • 1篇垫层
  • 1篇迭代方法
  • 1篇岩土
  • 1篇岩土体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广州地铁设计...
  • 1篇江苏省建筑工...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11篇王正振
  • 10篇龚维明
  • 9篇戴国亮
  • 2篇郭辉
  • 1篇周勇
  • 1篇赵欣欣
  • 1篇孙正华
  • 1篇有智慧
  • 1篇刘凌锋
  • 1篇刘晓光

传媒

  • 2篇施工技术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桥梁建设
  • 1篇岩土力学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型沉井下沉过程拉应力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大型沉井下沉过程中的拉应力影响因素,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足尺首次下沉沉井数值模型,在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分析初始下沉高度、开挖方式、沉井平面尺寸等因素对沉井基础混凝土拉应力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拉裂防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型沉井初始下沉过程中,宽度方向混凝土拉应力往往大于其长度方向,且沉井长宽比越大,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的拉应力比越大,故宽度方向拉应力是工程监控的重点;沉井隔墙拉应力可通过梁的相关理论近似分析,但需考虑隔墙在交点处的相互作用;初始下沉高度、开挖方式及荷载对沉井混凝土拉应力均有较大影响;沉井最大拉应力随着外荷载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八区开挖方式比大锅底开挖混凝土最大拉应力减小近90%,增大初始下沉高度可使混凝土最大拉应力减小近50%;增大初始下沉高度和调整开挖方式仅通过改变施工工序即可实现,是较为经济合理的控制井身拉应力的方法;井身混凝土强度、隔墙宽度、井壁宽度等对井身拉应力的影响较小,在沉井下沉过程中无需重点考虑。
王正振王正振苏天涛龚维明龚维明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型沉井有限元内力分析防控措施
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以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巨型沉井场地地基处理为科研背景,研究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的适用性及其承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垫层材料、垫层厚度和砂桩间距共进行了9组静载试验。为得到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程度,还进行了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是大型沉井地基处理较为理想的方式;垫层含水率、垫层材料和垫层厚度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均大于砂桩间距;砂桩施工过程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和对周围土体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别,利用传统沉桩挤土理论分析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将产生较大偏差;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会产生较大影响,最大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1/3桩长范围内,影响程度与土层的种类和性质有密切关系,土性越好,影响程度越小;可利用增大砂桩间距和已有砂桩的阻隔效应减小影响程度。
王正振龚维明戴国亮王晓阳李亮亮肖刚
关键词:复合地基静载试验影响因素
长江大桥基础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24
2019年
针对现有的132座长江干流大桥从桥型、跨度及基础形式进行统计分析,对每种基础形式选取代表工程进行说明,并预测了长江大桥的未来发展趋势。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及悬索桥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桥型;长江大桥跨度多集中在400~600 m;长江大桥主墩基础目前有6种形式:桩基础、沉井基础、管柱基础、沉井+管柱复合基础、沉井+桩复合基础及扩大基础,其中桩基础为最常用的基础形式;悬索桥锚碇基础目前有3种形式:隧道锚碇、开挖重力锚碇及沉井重力锚碇,其中开挖重力锚运用最多。随着桥梁荷载的持续加大,单纯依靠增大基础不经济,可采用后压浆技术提高土体性质,进而提高基础承载力;由于深水基础恶劣的服役环境,耐久性更好的新型材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龚维明王正振王正振戴国亮郭辉
关键词:长江大桥桥型统计分析
FRP管混凝土桩与钢管混凝土桩黏结性能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为对比研究FRP管混凝土桩和钢管混凝土桩的黏结性能,进行了4组推出试验,分析了黏结方式、混凝土种类、试件长细比、外管壁厚等对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试验条件下,钢管混凝土试件的黏结强度明显大于FRP管混凝土试件;使用膨胀混凝土、增大试件长径比及增大外管壁厚均可提高试件的黏结强度,但使用膨胀混凝土的提高效果最明显,可使其增大近10倍;不同的黏结方式下,应变随滑移量及截面高度的变化关系不同,对于直接黏结型试件,靠近荷载施加部位的应力首先发挥,而螺纹型试件的应变沿整个试件高度同时发挥.
王正振龚维明戴国亮刘凌锋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桩黏结强度
大跨桥梁基础新技术
大跨桥梁的建造日益增多,复杂的地质情况和恶劣的环境条件给基础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大跨桥梁基础的常用形式,介绍相关新技术.分析了大跨桥梁基础建设面临的两个问题:岩土体时变效应和波流冲刷的影响.
龚维明曹耿王正振戴国亮
关键词:大跨桥梁岩土体
明挖与盖挖结合法对地铁车站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以成都地铁5号线青羊宫站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明挖与盖挖结合车站基坑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支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情况,分析盖挖对基坑的影响,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次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当盖板连接基坑两侧支护结构时,盖板起到支撑作用,由于盖板刚度较大,故支撑效果更好,其对支护结构变形和地表沉降均起到抑制作用,但由于盖板自重及上部荷载均传递给基坑支护结构,而支护结构本身是水平被动桩,故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其竖向承载力。
郭洋洋有智慧王正振陶津
关键词:地铁车站基坑支护
某南锚碇沉井基础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以即将开工的某大桥南锚碇沉井为研究对象,利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应力、位移模拟分析,为该沉井的设计提供参考.将模拟结果与南京长江四桥北锚碇沉井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模拟结果表明:该沉井施工运营阶段最大竖向位移为35.66cm,最大水平位移为25.28cm,整个沉井在填充内腔、浇筑顶板和锚碇过程中会出现明显倾斜,应对沉井后部土体进行加固处理;整个沉井除混凝土最大主拉应力已超过C30混凝土的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之外,其余应力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王正振龚维明戴国亮
关键词:数值模拟应力
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非线性计算被引量:5
2019年
极限土压力理论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偏差较大。为解决该问题,以朗肯土压力理论为出发点,借鉴双参数法思想,提出了一种考虑位移影响且同时适用于黏土和砂土的主、被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利用试验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将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与地下结构弯曲微分方程相结合,通过迭代即可得到地下结构的内力及变形,通过算例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
王正振龚维明戴国亮刘晓光赵欣欣郭辉
关键词:土压力非线性迭代方法
冠梁标高对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降低冠梁顶标高以减少基坑工程造价是目前比较盛行的一种做法,但其往往导致基坑周边环境变形过大。以某建筑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对比该基坑开挖期间周围道路沉降、管线沉降、建筑物沉降、桩顶变形和支撑轴力的实测数据来分析支护结构安全有效、建筑物沉降满足要求,但地表沉降过大现象的原因,认为冠梁标高降低会对基坑顶部土体变形产生较大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对降低冠梁顶标高对基坑坡顶土体变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坑顶土体变形过大并不意味着支护结构失效;冠梁顶标高降低后,由于坡顶土体失去侧向约束,在坡顶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和水平变形;土体沉降与水平变形具有相关性,但冠梁顶标高对坡顶土体水平变形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其对沉降的影响。建议当基坑周围有道路或管线存在时,谨慎降低冠梁标高,如必须降低,应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约束土体的变形。
王正振龚维明戴国亮周勇徐峰
关键词:基坑监测数值模拟
长江大桥深水基础技术现状与未来
目前已建或在建的长江大桥达到一百多座,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给长江大桥基础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本文在总结归纳现有长江大桥深水基础形式的基础上,讨论了未来长江大桥上的新型基础形式,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文中还对深水基础特有...
龚维明王正振曹耿戴国亮
关键词:跨江桥梁深水基础结构形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