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锋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江流
  • 4篇水汽
  • 4篇怒江流域
  • 4篇降水
  • 3篇滇中
  • 3篇引水
  • 3篇引水工程
  • 3篇水工
  • 3篇水工程
  • 3篇水汽输送
  • 2篇受水区
  • 2篇水汽辐合
  • 2篇流域
  • 2篇径流
  • 2篇辐合
  • 2篇TRMM
  • 1篇汛期
  • 1篇雅鲁藏布江流...
  • 1篇神经模糊
  • 1篇神经网

机构

  • 11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设计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11篇潘锋
  • 4篇邹进
  • 4篇何士华
  • 4篇沈春颖
  • 1篇刘方贵
  • 1篇曹杰
  • 1篇程乖梅
  • 1篇陆颖
  • 1篇张代青
  • 1篇胡吉敏
  • 1篇潘锋

传媒

  • 3篇中国水运(下...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新丝路(下旬...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在月径流预测中的应用
2019年
径流分析是水文分析计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活动、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径流的变化错综复杂,导致径流预测变得较为困难。本文选取黄河上游的兰州站1955~1985年共31年的月径流数据资料,通过MATLAB的编程实现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在兰州站月径流预测中的应用,并通过相对误差(δ)、均方根误差(RMSE)、相关系数(R)三个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ANFIS对兰州站进行月径流预测,所得到的预测值较为准确,同时,该方法对月径流的变化趋势预测同样较为准确,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在径流预测或水文预测中值得探索或推广的方法。
姚彤悦喻云舟潘锋邹进
关键词:径流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糊推理ANFISMATLAB
怒江流域前汛期径流序列特征分析
2019年
依据怒江流域前汛期(5~7月)1956-2000年45a的实测径流资料,分别运用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分析了怒江流域前汛期径流变化的周期特征、突变特征和趋势特征,简要分析了5月份径流序列特征,综合揭示了怒江流域前汛期径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前汛期径流序列有明显的周期性,存在10年左右强周期,主周期为5年和10年;没有明显的突变点,呈现出先减后增的"V"型趋势变化。
叶凤艳潘锋何士华
关键词:怒江流域前汛期突变特征
TRMM卫星降水数据在怒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利用怒江流域12个气象站点1998—2012年的实测降水数据,采用散点斜率法和相关系数法,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上分析了TRMM 3B43V7卫星降水数据在怒江流域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月尺度上,TRMM降水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数据的相关系数R值为0.81,两者之间相关性显著;季节尺度上,夏季降水的相关性(R=0.74)高于其余3个季节,冬季降水的相关性最差(R=0.63);站点尺度上,上游和下游站点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对误差较大的站点主要分布在流域中游。总体上来看,TRMM 3B43V7月降水数据与怒江流域站点实测数据间的一致性,呈现出上、下游地势相对开阔平坦处相关性较好,而中游地形变化剧烈,坡度较大的峡谷区相关性较差的特点。
徐东邹进陆颖潘锋
关键词:降水TRMM怒江流域
夏季怒江流域水汽输送多支特征及对降水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0.2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TRMM 3B43 Version7数据、气象站点实测数据等多源数据,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流域边界水汽通量概化和提取方法,揭示了夏季怒江流域水汽输送多支特征,并分析了其对降水时空分异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黎贡山南部、北部,伯舒拉岭北部及念青唐古拉山中部,有4支区域性水汽输送高值区,多年平均输送通量分别达102.6 kg/(m·s)、66.3 kg/(m·s)、39.7 kg/(m·s)和41.3 kg/(m·s)。多支水汽输送不仅深刻影响流域水汽输送格局,而且对降水时空分异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年际变化上,中下游横断山区水汽输送对降水的影响较小,上游青藏高原区影响较大,尤其以那曲—比如—索县一带影响最为显著。空间分布上,流域降水与水汽输送通量呈显著正相关,受多支水汽输送影响形成多个区域性多雨带。
潘锋何大明曹杰陆颖
关键词:怒江流域水汽输送降水青藏高原
基于基本单元的沿渡河流域分布式汇流模型
2009年
在概化基本单位为"V"形基本单元和马蹄形基本单元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汇流模型(即坡面汇流、河道汇流模型)。给出了坡面汇流"V"形、马蹄形基本单元面积-时间曲线及时段单位线方程,推求了基本单元坡面最大汇流时间;利用马斯京根法建立了河道汇流的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以沿渡河流域为例,概化出59个基本单元,计算出内、外单元的平均面积、链长及坡长,采用新安江模型分析沿渡河流域的雨洪资料,利用其中10场地表径流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潘锋刘方贵
关键词:新安江模型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大气水汽含量-降水量相关性研究
2022年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大气水汽含量与降水的关系对明确区域内降水时空演变过程以及对研究区内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云南省14个气象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大气水汽含量和降水的时空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上空水汽含量空间分布与地势走向相反,年际变化显著,年内分布为单峰型,季节变化明显;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局地差异大,夏季降水最多,冬季降水最少,春季、夏季降水量有下降趋势,秋、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大气水汽含量变化影响着研究区内的降水变化,并与之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陈仕航何士华叶凤艳潘锋沈春颖
关键词:大气水汽含量降水
1961—2010年怒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2
2018年
为研究怒江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怒江流域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日降雨量资料,根据日降雨侵蚀力模型,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分析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怒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74.93 mm,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 842.45(MJ·mm)/(hm^2·h);其中,降雨量在1978年发生突变,降雨侵蚀力在1966、1973和1976年产生突变,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变化趋势,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主要集中在夏季,占比达48.71%,冬季最小,占比只有5.9%。怒江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相似,侵蚀性雨量对降雨侵蚀力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怒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郑哲邹进潘锋张代清
关键词:降雨侵蚀力MANN-KENDALL怒江流域
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水汽输送时空变化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滇中引水工程主要受水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受水区上空21 a水汽输送通量及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并对其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水汽辐散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水汽输送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平均水汽输送由西北至东南方向逐渐增加,并以纬向输送为主;水汽来源随季节移动,研究区夏季受西南风控制,水汽输送强度明显小于其他3个季节;5—7月份,研究区水汽输送强度逐渐衰减,7月份,研究区850 hPa气压层南部地区存在水汽辐合中心,450 hPa气压层西南部为水汽辐散带,在西南部易于形成降水。
何士华赖毅舟叶凤艳沈春颖潘锋
关键词:水汽输送水汽辐合
滇中引水工程取水点上游金沙江流域水汽输送时空变化
2022年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计算了滇中引水工程取水点上游金沙江流域上空40a水汽输送通量及其散度,分析了研究区水汽输送、水汽辐合与辐散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流域水汽输送方向以自西向东的纬向为主,强度值约为30~130kg·m^(-1)·s^(-1);辐散辐合区呈大小不一、密度不一的环状分布,其辐散辐合密集区多处于南北两端;辐合辐散随季节交替变化,夏季为水汽辐合区,冬季为水汽辐散区。对于850hPa气压层,研究流域在1月和4月的水汽辐合辐散状态与低层大气相似,主要呈现水汽辐合状态,7月其四周的水汽辐散辐合较为复杂,10月整体处于水汽辐合状态。
赖毅舟何士华马晓青沈春颖潘锋
关键词:金沙江流域水汽输送水汽辐合
基于“互联网+”的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智慧教学模式研究
2022年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智慧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研究生教育水平是衡量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过对研究生环境生态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师生共同建立了共享教学资源库,形成了课外慕课结合课堂教学、团队协作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师生双向教学评价体系。经过四轮教学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结果有助于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有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程乖梅胡吉敏张代青沈春颖潘锋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环境生态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