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娟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施肥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铝矿
  • 1篇轮作
  • 1篇耐性
  • 1篇废弃地
  • 1篇富集植物
  • 1篇
  • 1篇超富集
  • 1篇超富集植物
  • 1篇CD

机构

  • 2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李华
  • 2篇梅娟
  • 1篇原芩
  • 1篇郜春花
  • 1篇郭翠花
  • 1篇张秋华
  • 1篇张强

传媒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能源与节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管理措施对铝矿废弃地复垦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试验设置于山西省孝义铝矿废弃地复垦区,采用施肥及轮作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铝矿废弃地复垦过程中不同管理措施对玉米田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δ13C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其中以有机+无机肥为最佳施肥方式,与对照相比,在前茬种植晋豆28和晋豆25条件下,土层0~20cm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85、1.35g.kg-1,土层20~40cm的有机碳含量分别提高了1.50、1.45g.kg-1;与前茬种植晋豆25的轮作方式相比,前茬种植晋豆28处理的土壤δ13C值普遍偏低;玉米籽粒δ13C值显著高于秸秆,说明玉米籽粒比秸秆更容易富集13C,但玉米籽粒和秸秆的δ13C值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豆科作物-玉米轮作的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豆科作物,前茬晋豆28和晋豆25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分别为64.82%、60.64%。以上结果表明,在铝矿废弃地的复垦过程中,采取施肥配合轮作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原芩梅娟李华张强郜春花张秋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施肥轮作
Cd超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Cd超富集植物是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简单介绍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及种类,综述了迄今发现的6种Cd超富集植物,探讨了Cd超富集植物对Cd耐受和富集的生理生化机制,并提出了未来Cd超富集植物研究的方向。
梅娟李华郭翠花
关键词:超富集植物耐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