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斌

作品数:3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诱发电位
  • 2篇上肢
  • 2篇上肢运动
  • 2篇体感
  • 2篇体感诱发电位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1篇虚拟现实
  • 1篇亚急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退变
  • 1篇退变
  • 1篇椎间盘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经期
  • 1篇绝经
  • 1篇绝经期

机构

  • 3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3篇梁斌
  • 2篇肖湘
  • 1篇范少地
  • 1篇黄东锋
  • 1篇曹黎明
  • 1篇陈川
  • 1篇张勇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与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Disc Degeneration,L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03-2016-01于我院收治的120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T值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组(n=41)、骨量减少组(n=47)、骨质疏松症组(n=32),比较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分析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与LDD的关系。结果①年龄方面,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体重方面,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BMI方面,骨质疏松组<骨量正常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椎间盘正常率方面,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椎间盘重度退变率方面,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质疏松组腰椎间盘退变数目为3个的所占比例高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P<0.05)。④年龄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相关,骨密度与腰椎间盘退变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绝经期骨质疏松症与LDD呈负相关,年龄与之呈正相关,骨密度越低,年龄越高,则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越高。
张勇杜世新白新明梁斌范少地
关键词:绝经期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退变骨密度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结局的关系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评估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急性期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上肢运动康复潜能的预测作用。方法:27例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行正中神经SEP检测,评估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MBI)。其中22例患者3个月后再次评估以上量表。对正中神经SEP N20的振幅、潜伏期与急性期及3个月后的各项量表做相关性分析。结果: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较健侧延长,振幅较健侧减低(P<0.05)。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其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低于N20可引出者(P<0.05)。22例患者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和MBI较急性期增高(P<0.05)。急性期患侧正中神经SEP的N20潜伏期与3个月后患侧上肢FMA评分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期脑卒中患侧正中神经SEP N20消失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较差。正中神经SEP N20潜伏期可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潜能。
肖湘黄东锋曹黎明梁斌陈川
关键词:脑卒中体感诱发电位上肢
虚拟现实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8
2019年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训练(采用Kinect体感交互技术)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35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虚拟现实上肢康复训练,对照组接受作业治疗。每次训练均为4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周。在训练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UE)、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同时检测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FMA-UE、NIHSS、改良Barthel指数、正中神经SEPN20和P25的振幅、潜伏期进行训练前后组内及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正中神经SEPN20和P25的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患侧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的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FMA-UE提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患侧正中神经SEPN20和P25的振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Kinect体感交互技术的虚拟现实训练在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方面较作业治疗有优势。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正中神经SEPN20和P25的潜伏期在4周康复训练后缩短(P<0.05)。
肖湘黄东锋梁斌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虚拟现实体感诱发电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