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坤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逆萎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逆萎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逆萎康高、中、低剂量干预组及替普瑞酮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给予幽门螺杆菌(Hp)悬液和乙醇-水杨酸钠溶液造模14周,逆萎康干预组、替普瑞酮干预组在造模的同时分别给予逆萎康、替普瑞酮干预治疗14周,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等量0.9%氯化钠灌胃14周。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表现,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中氨基己糖的含量,并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Bcl-2的含量。[结果]逆萎康干预组、替普瑞酮干预组中NO、SOD、氨基己糖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高(P<0.05);Bcl-2均较模型组低(P<0.05)。而逆萎康干预组NO、SOD、Bcl-2及氨基己糖含量与替普瑞酮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萎康与替普瑞酮一样对CAG大鼠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NO、SOD、氨基己糖含量、降低Bcl-2含量实现的。
- 周广玺魏文超张红珠张翠萍孙向红王辉明梁坤
- 关键词:氨基己糖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BCL-2
- 慢性胃炎及微环境与胃癌被引量:6
- 2014年
-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慢性炎症的认识,肿瘤间质中大量炎性细胞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对慢性胃炎、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临床上预防、诊断、治疗胃癌提供相关依据。本文综述了慢性胃炎、微环境中炎症信号通路及多种炎症递质在胃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
- 周广玺张翠萍魏文超梁坤
- 关键词:胃炎胃肿瘤
- 逆萎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组织P16和TGF-β1表达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研究逆萎康干预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中P16蛋白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AG模型组和逆萎康干预组,采用幽门螺杆菌、乙醇-水杨酸综合造模法制作CAG大鼠模型,逆萎康干预组在造模过程中给予逆萎康干预治疗25周。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和镜下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胃黏膜中P16和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逆萎康干预组大鼠胃黏膜腺体排列规整,黏膜层较CAG模型组厚。正常对照组和逆萎康干预组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AG模型组(χ2=17.733、9.823,P<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CAG模型组(χ2=21.390、16.546,P<0.05)。正常对照组和逆萎康干预组间P16和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逆萎康能有效保护胃黏膜,防止CAG的发生和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16蛋白和下调TGF-β1蛋白的表达有关。
- 梁坤张红珠周广玺孙向红王辉明张翠萍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