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环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血压
  • 3篇无创血压
  • 3篇创血
  • 2篇带状疱疹
  • 2篇带状疱疹性
  • 2篇带状疱疹性神...
  • 2篇低血压
  • 2篇神经痛
  • 2篇全身麻醉
  • 2篇疱疹
  • 2篇疱疹性
  • 2篇经痛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患者
  • 2篇监测技术
  • 2篇监测系统
  • 1篇电刺激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机构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杨秀环
  • 7篇林宗航
  • 6篇李恒
  • 5篇梁华杰
  • 4篇梁秀生
  • 4篇陆文敏
  • 2篇付宝军
  • 2篇李泉
  • 1篇张斌

传媒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采用喉罩,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观察组每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15 ml,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动脉血糖,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的剂量,拔除喉罩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静态与动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血糖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时,观察组MAP和HR升高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AP和HR与手术结束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动静脉VAS评分在2 h、6h、12 h时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 h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麻醉用药量少、缩短苏醒和拔喉罩时间、血流动力学较稳定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苏适夷杨秀环梁秀生付宝军莫娴婷李恒
关键词: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全身麻醉
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3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同样剂量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均治疗4周。于患者治疗前(T_(0))及治疗后1周(T_(1))、2周(T_(2))、4周(T_(3))、2个月(T_(4))、3个月(T_(5))、6个月(T_(6))比较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01);观察组治疗后相同时间点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8.57%(10/3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短时程神经电刺激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总体疗效更优。
杨秀环梁华杰李泉林宗航苏适夷李恒
关键词:加巴喷丁视觉模拟评分
多巴胺预注联合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防治低血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多巴胺预注联合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防治低血压的效果。方法将80例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巴胺预注组和多巴胺静注组,比较两组间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发生低血压并发症的例数,胎儿脐动脉的血气分析和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结果多巴胺预注组与多巴胺静注组比较,低血压的发生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痛胸闷发生的例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儿脐静脉血气分析无明显异常(P>0.05),两组新生儿1min的Apgar评分无明显异常(P>0.05)。结论多巴胺预注联合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较多巴胺静注能更有效防治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低血压的发生。
杨秀环梁华杰梁秀生林宗航陆文敏苏适夷李恒
关键词:多巴胺低血压剖宫产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在产科麻醉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CNAP^(TM)monitor 500比较传统的无创袖带血压(NIBP)监测系统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后剖宫产监测低血压发生的时效性。方法选择85例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总共有1040对产妇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被监测,间隔周期为3 min,观察时间为麻醉前到胎儿娩出后,并记录新生儿的脐静脉血气分析和Apgar评分。结果相比NIBP,每一周期CNAP能监测的最低收缩压平均值(103±20.6 mmHg)明显低于(P<0.05)NIBP的平均值(116±17.9 mmHg)和最高的CNAP收缩压平均值(120±19.6 mmHg)。低血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CNAP监测组低血压的发生率70.58%,而NIBP监测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35.29%。当CNAP监测的低血压(收缩压为<90 mmHg)时,未发现胎儿酸中毒(脐静脉血p H值<7.25)。结论 CNAP能够比NIBP监测出更多的低血压事件,而且动脉血压明显低于NIBP监测系统。从胎儿利益的角度出发,CNAP的监测比NIBP更适于需要腰硬联合的产科手术。
杨秀环梁华杰梁秀生林宗航陆文敏苏适夷李恒
关键词:产科麻醉血压低血压监测技术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8年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满足≤1.5 h或≥3 h)的老年患者128例,年龄65~75岁,受教育程度≥6年,体重指数(BMI)19~24,ASAⅡ~Ⅲ,术前1天MMSE评分≥27分。入选研究对象术中吸入不同浓度的七氟烷,术后再根据吸入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1.5%七氟烷≤1.5 h组(LS组,n=33)、1.5%七氟烷≥3 h组(LL组,n=30)、3%七氟烷≤1.5 h组(HS组,n=34)、3%七氟烷≥3 h组(HL组,n=31)。术前1 d、术后7 d和术后14 d应用MMSE评分表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术后1 h(T_1)、术后6 h(T_2)、术后1 d(T_3)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S100β蛋白和IL-6的浓度。结果 4组间术前1 d、术后7 d和术后14 d的MMSE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HL组术后7 d的认知功能减退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P<0.05)。LL组T_1、T_2的IL-6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S组(P<0.05),HL组T_1、T_2的IL-6和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S组和LL组(P<0.05)。结论吸入1.5%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微创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林宗航黄雪芳付宝军张斌杨秀环陈卿梅黄玉琼李恒
关键词:七氟烷吸入浓度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CNAPTMMonitor500的研究进展
2016年
血压监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对连续无创血压监测技术CNAPTMMonitor500在临床的应用做一综述,为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作出指导意见。
杨秀环梁华杰梁秀生林宗航陆文敏
关键词:无创血压有创血压偏倚
不同剂量羟考酮在全身麻醉诱导期气管插管中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并比较不同剂量羟考酮在全身麻醉诱导期间气管插管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拟行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骨科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5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0.20、0.25、0.30 mg/kg的羟考酮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肾上腺素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以及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结果三组患者T_1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本组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在T_2、T_3、T_4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本组T_0时以及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在T_2、T_3、T_4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本组T_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患者在T_2、T_3、T_4时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采用0.25 mg/kg羟考酮进行麻醉诱导,可达到与高剂量羟考酮相当的麻醉效果,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稳定生命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林赳杨林宗航黄志明陆文敏杨秀环莫娴婷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羟考酮
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临床疗效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各30例。治疗A组予以伐昔洛韦治疗,治疗B组则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神经阻滞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疼痛介质指标、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治疗A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改善,且治疗B组PSQI评分显著优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血清疼痛介质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β-内啡肽(β-EP)指标明显高于治疗A组,血浆P物质(SP)及一氧化氮(NO)指标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B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且治疗B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治疗A组,而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则明显低于治疗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发生的头晕、胃肠不适及皮肤瘙痒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血清疼痛介质指标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杨秀环梁华杰李泉林宗航苏适夷李恒
关键词:伐昔洛韦神经阻滞睡眠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