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阳
- 作品数:1 被引量:38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因下肢骨折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以术后2w内是否发生D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对围术期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28例患者中下肢骨折术后2w内发生DVT94例(41.2%),非DVT134例(58.8%),男性138例(60.5%),女性90例(39.5%),胫腓骨73例(32.0%),膝关节28例(12.3%),股骨干16例(7.0%),股骨颈41例(18.0%),转子间39例(17.1%),踝关节31例(13.6%)。两组患者糖尿病病史和术后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病史、术后感染、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术后使用抗凝药物(U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PLT、MPV、D-D为术后2w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9、1.95、1.49、2.16;而术后UAT为术后2w内DVT形成的独立保护因素,其OR值为0.18,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2~5a的PLT、MPV、D-D可有效预测术后2w内DVT的形成,对于高危人群有效抗凝治疗可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 李辰阳李鸿斌罗雪峰乌鲁汉谢增如
-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