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晓东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正畸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牙列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炎
  • 1篇牙周状况
  • 1篇牙颌
  • 1篇牙颌畸形
  • 1篇远中移动
  • 1篇支抗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牙
  • 1篇上颌牙列
  • 1篇托槽
  • 1篇种植体
  • 1篇种植体支抗
  • 1篇自锁
  • 1篇自锁托槽

机构

  • 3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3篇曲晓东
  • 2篇覃沅华
  • 2篇杨柳青
  • 1篇黎钢
  • 1篇蒋旭梅
  • 1篇冯志才
  • 1篇姚柳军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广西柳州地区儿童错牙颌畸形正畸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掌握本地错牙颌畸形儿童正畸需求分布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正畸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正畸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2~14岁错牙颌畸形儿童120名,拍摄正面咬合照,建立口腔牙齿模型,通过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评分和牙齿健康因素(DHC)分级获得客观正畸需要;采用AC主观自评调查问卷获得儿童主观正畸需求;采用儿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7~15岁88题版)调查儿童的人格特征,并以年龄、性别配对抽取60例无错牙颌畸形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结果客观DHC分级显示,无正畸需要者占5%,而95%的儿童需要进行正畸治疗;而主观需求调查显示,无正畸需要者占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82,P<0.05)。其中男性错牙颌畸形儿童无正畸需求占21.15%,女性占13.24%;女性儿童正畸需求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81,P<0.05,P<0.01)。调查组儿童EPQ量表P分量表、N分量表、L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E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错牙颌畸形儿童中男性P分量表、E分量表平均评分高于女性,N分量表、L分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错牙颌畸形儿童正畸需求有明显从轻倾向,女性正畸需求高于男性。错牙颌畸形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正常儿童,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表现为更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别人不友好等,而女性儿童内向、焦虑、情绪反应、掩饰性表现更严重。
杨柳青曲晓东黎钢蒋旭梅姚柳军
关键词:儿童正畸心理健康
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对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正畸治疗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对照组采用传统托槽矫治;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组织状况及牙齿松动度(TM),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牙龈退缩指数(GR)则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D、CAL、SBI及PLI明显高于对照组,G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M明显改善,其中0°牙齿数量增多,Ⅰ°~Ⅲ°牙齿数量减少(P<0.05);两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龈沟液中IL-1β、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及牙齿松动状况,降低牙周周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疗效确切。
杨柳青曲晓东覃沅华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正畸牙周状况
远中移动棒结合种植体支抗移动上颌牙列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使用远中移动棒结合种植体支抗移动上颌牙列,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5例患者,就诊日期均在2015年09月~2016年03月之间,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远中移动上颌牙,使用种植体支抗结合移动棒远中移动上颌牙。测量移动前后上颌牙前后以及上下移动的距离,矫正前后各项头影测量指标,观察治疗后牙齿咬合关系的恢复情况。分析使用移动棒和种植体支抗远中移动上颌牙的临床效果应用。结果15例需要进行远中移动上颌牙的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上下颌牙均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SNA、∠SNB、PFH(mm)略减小以及∠FMA略增加,变化不明显,∠IMPA、L1-NB(mm)显著减小,上颌第一与第二磨牙分别平均远移4.18mm、4.01mm,平均上颌牙远移距离为4.63mm,改变明显,上颌牙上下移动距离0.85mm,变化不明显;治疗后患者上颌牙总体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远中移动棒结合种植体支抗可以显著矫正上颌牙,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曲晓东冯志才覃沅华
关键词:种植体支抗上颌牙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