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天宁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篇遣返
  • 1篇主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间谍
  • 1篇联合国
  • 1篇禁止
  • 1篇警务
  • 1篇警务合作
  • 1篇恐怖主义
  • 1篇酷刑
  • 1篇赖昌星
  • 1篇公约
  • 1篇国际法
  • 1篇国际反恐
  • 1篇国际公约
  • 1篇国际警务
  • 1篇国际警务合作
  • 1篇反恐
  • 1篇反恐法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公安...

作者

  • 3篇徐天宁
  • 1篇李驰

传媒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情报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际警务合作中酷刑的禁止问题——以赖昌星的遣返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酷刑问题在国际上一直备受关注,虽然各国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法律制度,但绝大多数国家几乎都毫无差别地存在各式各样的酷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运动的兴起,酷刑问题不断遭受着国际社会的谴责,被国际社会不能容忍。因此,多国在进行国际警务合作时,酷刑问题常常是两国之间能否顺利进行引渡或者遣返的重要关注点。
吕昇徐天宁
关键词:遣返酷刑
论国际反恐执法合作机制
“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同时恐怖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显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网络化等特征,这种发展态势以及产生的危害使每个国家都难以置身事外,国际社会已经开始认...
徐天宁
关键词:恐怖主义国际公约
文献传递
网络间谍的国际法地位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间谍逐渐成为当今间谍活动的主流形式之一。由于网络间谍隐蔽性好、效率高、破坏力大、打击防范难等特点,其存在使国家网络安全甚至国家主权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威胁。在此情况下,厘清网络间谍的国际法地位,对于规制其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研究分析了国际法及主要国家国内法关于网络间谍的相关规定。[结果/结论]可以得出,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时期,基于国家间利益的较量,网络间谍与传统形式的间谍一样在国际法上依然处于一种“灰色领域”。但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网络间谍行为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对于他国主权的一种侵犯。
吕昇李驰徐天宁
关键词:网络间谍国际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