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山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方法:测量1年生岗梅种子实生苗的株高、株径、根长等参数,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分级获得分级标准,以不同级别存活苗分布情况来评价3种质量分级方法。结果:确定以种苗参数K-聚类法进行质量分级,将岗梅种苗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种苗株高≥59cm,根长≥22cm,株径≥6.96mm;二级种苗株高43~59cm,根长18~22cm,株径4.88~6.96mm;三级种苗株高15.5~43cm,根长10~18cm,株径2.18~4.88mm。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生产实践的岗梅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 李俊仁陈秀珍梁凌玲张振山邢建永詹若挺何瑞
- 关键词:岗梅种苗聚类分析
- 两面针商品药材的质量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市售两面针商品药材进行质量调查和评价。方法: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两面针项下方法,对18批两面针商品药材进行性状鉴别、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法检测氯化两面针碱含量,并建立两面针HPLC指纹图谱方法,结合相似度评价对样品药材进行鉴别分析。结果:样品性状,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的结果显示,9批药材有伪品掺杂现象;样品总灰分的含量是2.4%-6.4%,水分含量是7.0%-12.1%,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是2.2%-8.6%;HPLC测定中有2批样品检测不到氯化两面针碱,11批样品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低于0.8;18批药材均不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目前市场上的两面针药材品质参差不齐,伪品掺杂现象比较严重。
- 张振山严萍谭志滨林文华童家赟詹若挺
- 关键词:两面针商品药材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 两面针种子萌发的物理抑制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从物理因素的角度探讨两面针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通过种子吸水试验检查两面针种子的吸水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种皮的显微结构,并比较层积处理对两面针种皮的影响。【结果】两面针的种皮透水性良好,无明显吸水障碍;两面针种子具有坚硬致密的种皮结构,低温层积处理可以降解、软化其种皮结构。【结论】两面针种子中存在种子发芽的物理抑制因素,采用低温湿沙层积处理可解除两面针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
- 张振山何瑞詹若挺卢识礼唐立伟邢建永
- 关键词:种子休眠
- 岗梅种子检验规程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建立岗梅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通过对岗梅种子扦样、真实性、净度、发芽率、含水量、生活力及千粒重等7项指标进行研究,确定各指标标准检验方法。结果扦样时种子批的最大总质量可选为5000 g,送检样品的质量最少为150 g;真实性可利用岗梅种子外观结构、大小和颜色等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净度分析可按照GB/T 3543.1-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中的相关方法进行;发芽试验条件为50 mg·L^(-1)赤霉素浸种24 h后于20℃、光照10 h,砂上发芽;种子水分测定采用高恒温[(130±2)℃]烘干法烘2 h;生活力测定采用四氮唑(TTC)染色法,浸种时间为4 h,种子横向切去1/3后于40℃、0.5%TTC溶液中避光染色24 h;质量测定采用百粒法。结论确定了可控指标检验的最优条件,本规程可用于岗梅种子的质量检验。
- 李俊仁陈秀珍张振山邢建永詹若挺何瑞
- 关键词:岗梅种子检验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