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慧
- 作品数:21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精液圆细胞与精子运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 探讨精液圆形细胞对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 132份精液样本,采用西班牙SCA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子运动参数和精液中圆细胞浓度.结果 精液圆细胞浓度与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r=...
- 毛献宝黄悦悦薛林涛何冰莫伟英莫耀禧裴正玲张小慧
- 激光人工皱缩在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2年
- 本研究探讨了激光人工皱缩在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进行囊胚玻璃化冻融移植的449个周期,根据囊胚冷冻前是否进行激光人工皱缩分为激光人工皱缩组(n=193)和未皱缩组(n=256),比较两组的囊胚解冻复苏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活产率等临床结局指标。研究结果显示,激光人工皱缩组和未皱缩组的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囊胚复苏率和平均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人工皱缩组的生化妊娠率(63.21%)、临床妊娠率(56.99%)、活产率(50.78%)均高于未皱缩组的(49.41%,45.88%,39.2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激光人工皱缩在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改善临床治疗结局。
- 张小慧王世凯毛献宝李政达韦娉嫔薛林涛
- 关键词:囊胚玻璃化冷冻
- 激光人工皱缩在单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激光人工皱缩在单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6例行单囊胚玻璃化冻融移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玻璃化冷冻前是否进行激光人工皱缩,将患者分为人工皱缩组(n=158)和非人工皱缩组(n=138),比较两组囊胚复苏率及囊胚移植后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囊胚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皱缩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均高于非人工皱缩组(均P<0.05),两组的生化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单卵双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囊胚玻璃化冷冻前进行激光人工皱缩,可改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且不增加多胎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在单囊胚玻璃化冻融周期中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张小慧王世凯毛献宝李政达韦娉嫔陈良师薛林涛
- 关键词:玻璃化冷冻
- 使用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对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来源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对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ICSI治疗的703对不育夫妇的资料,根据精子来源分为正常精液组(A组)56例、少弱精子症组(B组)364例、附睾精子组(C组)187例和睾丸精子组(D组)96例。比较4组精子DNA碎片率、精子顶体完整率、正常受精率、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A组与B组DNA碎片率低于C组与D组,且顶体完整率高于C组与D组(均P<0.05)。A组的正常受精率高于B组、C组与D组,且B组的正常受精率高于C组(均P<0.05)。B组的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和可冻囊胚形成率低于D组(均P<0.05)。4组的正常卵裂率、优质囊胚形成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男女婴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不同来源精子行ICSI治疗,会导致精子DNA碎片率和顶体完整率存在差异,从而影响正常受精率;少弱精子症来源的精子可影响ICSI治疗周期胚胎发育结局。
- 张小慧黄悦悦王世凯谭卫红毛献宝李政达周亭亭韦娉嫔刘庆友薛林涛
- 关键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精子来源精子参数胚胎发育临床妊娠
- 早期卵裂:移植胚胎选择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EC)对常规新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评估EC能否作为第3日移植胚胎选择的一个评估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67个新鲜IVF-ET周期,移植胚胎均为第3日优质胚胎,根据移植胚胎中EC胚胎的数目分为A组(移植2枚EC胚胎)、B组(移植1枚EC胚胎+1枚非EC胚胎)和C组(移植2枚非EC胚胎)。分析比较3组之间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异卵双胎率和活产率的差异。结果 (1)患者临床及IVF特征各项指标[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促排卵方案、获卵数、MII卵数、受精率、移植胚胎质量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与B组相比,生化妊娠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B组与C组相比,生化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 A组与C组相比,生化妊娠率和自然流产率较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较高,其中生化妊娠率(1.3%比8.6%,χ~2=4.665,P=0.031)、种植率(42.3%比31.7%,χ~2=4.315,P=0.038)、临床妊娠率(65.4%比49.0%,χ~2=4.834,P=0.028)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51.3%比35.6%,χ~2=4.504,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移植发生EC的第3日优质胚胎可以获得更高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因此EC应作为第3日移植胚胎选择的一个重要评估指标。
- 毛献宝薛林涛谭卫红成俊萍王世凯李政达周亭亭韦娉嫔张小慧
- 关键词:妊娠率
- 行辅助生殖男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分析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行IVF/ICSI男性患者染色体多态性发生情况及其对精液质量和精子DNA完整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2 370例行IVF/ICSI男性患者染色体核型,统计染色体多态性类型、发生率及占比;根据相应的纳排标准,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 206例,其中染色体多态性患者146例,按照染色体核型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A组:常染色体长臂次缢痕改变;B组:D/G组染色体短臂多态;C组: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D组:Y染色体多态),比较4组染色体多态性患者与染色体正常患者的精液质量与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差异。结果:①IVF/ICSI男性患者中,染色体多态性154例,总发生率6.50%;其中常染色体长臂次缢痕改变34例,发生率1.43%,占比22.08%;D/G组染色体短臂多态82例,发生率3.46%,占比53.25%;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26例,发生率1.10%,占比16.88%;Y染色体多态10例,发生率0.42%,占比6.50%;混合多态2例,发生率0.08%,占比1.42%。②D组精子总数低于正常组和其他多态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低于正常组和其他多态性组,D组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13.5)%vs(41.5±21.1)%,P=0.027)],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多态性组精子DFI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多态性组之间相比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组正常精液比例低于正常组和其他多态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弱精子症比例高于正常组和其他多态性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少弱精子症比例高于正常组和其他多态性组,D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vs 8.0%,P=0.041),其他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G组染色体短臂多态是IVF/ICSI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多态性类型,Y染色体多态对精液质量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其他类型染色体多
- 毛献宝薛林涛莫伟英莫耀禧成俊萍王世凯黄悦悦李政达张小慧周亭亭韦娉嫔谭卫红
- 关键词:染色体多态性精液质量精子DNA完整性
- 聚集体对ICSI周期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周期中,滑面内质网聚集体(smoothendoplasmicreticulumaggregate,SERa)对胚胎发育潜能及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232个ICSI周期的临床资料。拆除颗粒细胞后根据MII卵母细胞是否出现SERa分为A组(所得卵母细胞均未出现SERa,n=184)和B组(至少一个卵母细胞出现SERa,n=48)。分析A、B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Gn使用总量、Gn使用时间、基础和hCG注射日雌激素(E2)、黄体酮(P)、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周期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实验室指标包括平均获卵数、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可冻囊胚形成率;将B组分为SERa-(n=365)和SERa+(n=91)卵母细胞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再根据移植胚胎的卵子来源情况将B组分为两个亚组:SERa-来源组(移植的胚胎均为非SERa卵子来源,n=26)和SERa+来源组(移植的胚胎至少有一个为SERa卵子来源,n=13),比较临床结局。结果A、B两组的临床基本情况、2PN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优质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SERa-卵母细胞组,SERa+组的2PN受精率显著降低(P<0.05),1PN受精率显著增高(P<0.05),多PN受精率、D3优质胚胎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可冻囊胚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滑面内质网聚集体显著影响ICSI周期正常受精率,但对胚胎发育参数及临床妊娠结局并无影响。
- 韦娉嫔谭卫红王世凯李政达毛献宝张小慧刘庆友薛林涛
- 关键词:卵母细胞ICSI发育潜能
- 透明带激光操作对玻璃化冻融囊胚复苏及孵出动态模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 采用Time-lapse系统探讨激光人工皱缩及辅助孵化对玻璃化冻融囊胚复苏效率以及孵出动态模式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93例体外受精周期患者移植及冷冻后的剩余囊胚共212个,随机分组处理:采用激光打孔使囊胚腔完全皱缩后冷冻(AS组,n=106)和囊胚未人工皱缩直接冷冻(NAS组,n=106);2组囊胚解冻后随机再分为辅助孵化组(AH组,激光法溶解约1/4透明带)和未辅助孵化组(NAH组,直接囊胚培养)2个亚组;4组囊胚在Primovision时差监测系统培养48h,记录囊胚复苏率、囊胚复张时间、孵出开始时间、完全孵出时间、孵出模式、囊腔回缩次数等动态参数,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AS+AH组及AS+NAH组囊胚解冻后复苏率显著高于NAS+AH组及NAS+NAH组(P<0.05),而AS+AH组与AS+NAH组、NAS+AH组与NAS+NAH组间囊胚解冻后复苏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AS+AH组相比,AS+NAH组及NAS+NAH组的囊胚孵出率、完全孵出率及U型孵出率均显著下降(P<0.05),AS+NAH组8字型孵出率显著升高(P<0.05);囊胚解冻后复张时间上4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囊胚孵出开始时间比较,NAS+NAH组显著晚于其他3组(P<0.05),而AS+NAH组及NAS+NAH组囊胚完全孵出时间显著晚于AS+AH组与NAS+AH组,而囊腔回缩次数显著增多(P均<0.05)。 结论 激光人工皱缩联合激光辅助孵化能够改善囊胚玻璃化冻融复苏效率,并且有利于囊胚正常孵出。
- 薛林涛王世凯覃捷李政达周亭亭毛献宝张小慧韦娉嫔刘庆友谭卫红
- 关键词:激光辅助孵化囊胚玻璃化
- 受精卵质量评估在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周期受精卵原核评级及胞浆晕出现与否在预测胚胎体外发育潜能及临床妊娠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8例体外受精周期D1受精卵原核评级及胞浆晕出现情况与卵裂率、D3可冻胚胎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转化率、可冻囊胚转化率、优质囊胚转化率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D1受精卵原核评级为Z1、Z2、Z3组的D3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转化率、可冻囊胚转化率均高于Z4组受精卵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卵原核评级Z1组囊胚转化率高于Z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卵胞浆晕出现组胚胎发育参数高于无胞浆晕出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核评级为Z1、Z2、Z3的受精卵胞浆晕出现组胚胎发育参数高于无胞浆晕出现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原核评级为Z4的受精卵有胞浆晕组仅D3优质胚胎率高于无胞浆晕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3移植周期中,移植胚胎胞浆晕出现与否在不同分组间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受精周期受精卵原核评级及胞浆晕出现与否可以用于预测胚胎体外发育潜能,但移植胚胎胞浆晕出现与否无法预测胚胎种植及临床妊娠率。
- 李政达薛林涛谭卫红成俊萍王世凯毛献宝张小慧周亭亭韦娉嫔
- 关键词:胚胎发育潜能
- 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失败卵子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效率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建立一个能够对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卵子受精失败进行早期判断进而实施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技术体系,并探讨其激活效率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150个采用时差胚胎动态监测系统(Time-lapse)系统培养的ICSI周期第二极体(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其与受精及胚胎发育结局的关系,探讨Pb2释放作为ICSI受精失败早期判断指标的可行性。其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93个ICSI助孕周期的225个受精失败卵子,根据人工激活方式不同分为未激活组(NAOA组)、早期激活组(RAOA组)、晚期激活组(LAOA组),同时将其余ICSI注射卵子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精及胚胎发育参数,探讨ICSI受精失败早期补救性人工激活的效率和应用价值。结果Time-lapse监测ICSI注射后卵子有Pb2释放组的受精率(99.91%)、双原核(2PN)受精率(97.76%)显著高于无Pb2释放组(0.03%、0.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ICSI注射后卵子Pb2释放时间为(3.04±1.45)h,Pb2释放时间分布及占比分别为0~3 h(58.58%)、3~5 h(36.29%)、5~8 h(3.92%)、>8 h(1.21%);NAOA组Pb2释放率、受精率、2PN受精率均为0%,LAOA组2PN受精率(36.00%)、第3日(D3)优质胚胎率(8.00%)、第5日(D5)囊胚转化率(0%)、D5优质囊胚转化率(0%)均显著低于RAOA组(60.00%、44.19%、51.16%、25.5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2,P<0.001,P=0.005),同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3%、48.62%、63.23%、37.9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AOA组Pb2释放率(84.00%)、受精率(81.33%)、2PN受精率(60.00%)、2PN卵裂率(95.5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99.68%、97.63%、99.51%)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1,P=0.04),但D3优质胚胎率、D5囊胚转化率、D5优质囊胚转化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ime-lapse监�
- 薛林涛王世凯毛献宝李政达黄悦悦张小慧韦娉嫔陈良师谭卫红
- 关键词:受精极体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