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金恩

作品数:27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死因
  • 5篇影响因素
  • 4篇血压
  • 4篇死亡率
  • 4篇死因顺位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患病
  • 4篇高血压
  • 4篇汉族
  • 3篇死因监测
  • 3篇患病率
  • 2篇血症
  • 2篇人力资源
  • 2篇酸血症
  • 2篇糖尿病前期
  • 2篇尿酸
  • 2篇尿酸血症
  • 2篇潜在减寿年数
  • 2篇吸烟

机构

  • 27篇甘肃省疾病预...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济南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7篇席金恩
  • 21篇任晓岚
  • 14篇张静
  • 10篇常利军
  • 8篇何虎鹏
  • 7篇董彩霞
  • 7篇赵红军
  • 7篇陈莉娟
  • 6篇单广良
  • 6篇潘利
  • 5篇刘舒瑜
  • 4篇张丑吉
  • 4篇刘斌
  • 3篇赵永成
  • 2篇格鹏飞
  • 2篇董芬
  • 1篇范浩强
  • 1篇崔亮亮
  • 1篇张兆翠
  • 1篇张永瑞

传媒

  • 5篇疾病预防控制...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2篇疾病监测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5—2017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漏报调查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评估2015-2017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死因数据完整性。方法抽取代表监测点县(市、区)人口水平、经济水平、死亡水平的1个乡(镇、街道),此乡(镇、街道)中所有的家庭成员均为调查对象,调查点内每户家庭常住人口的死亡情况,与死因监测系统网络报告数据比较,计算漏报率,并以卡方检验比较差异。结果 2015-2017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漏报率为18.36%,农村地区漏报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49,P<0.05);0~岁和25~岁组漏报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87,P<0.05);各年漏报率不同,2015年漏报率高于2016年和2017年,漏报率在不同性别、不同死亡原因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数据完整性较差,特别是农村地区漏报较严重,提示农村地区与婴幼儿死亡漏报是影响该地区死因数据完整性的主要原因,应加强乡(镇)医疗机构死因监测数据上报情况,同时监测点应与妇幼保健部门加强协作,减少婴幼儿死亡漏报,提高数据完整性。
席金恩张静董彩霞陈莉娟刘舒瑜任晓岚
关键词:死因监测漏报
甘肃省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2017年、2021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情况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率由2013年的19.27%增长至2021年的34.44%,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由2013年的11.57%增长至2021年的25.46%;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由2013年的90.29%下降至2021年的70.94%,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由2013年的87.02%下降至2021年的69.67%;血压、血糖控制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甘肃省纳入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增长趋势,慢性病管理人员的配置存在机构间不均衡状况,慢性病管理质量还有待提高。
陈发青常利军何虎鹏席金恩陈莉娟张静任晓岚黄丽霞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基础配置能力评估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基础配置能力现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2013年、2017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慢性病防控机构的基础配置数据。结果:甘肃省11.46%的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立了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甘肃省慢性病防控经费在全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总经费中占比为3.87%;人员配置中,专职慢性病防控人员占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总人数的比例在省级、市(州)级均低于5.00%,<30岁的慢性病防控人员比例低于20%, 89.94%的慢性病防控人员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市(州)、县(区)级慢性病防控人员职称结构中初级职称占比较高。结论: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各级机构间慢性病防控基础配置能力不均衡、机构设置不健全、经费缺乏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问题。
何虎鹏常利军陈莉娟席金恩黄丽霞陈发青
关键词:慢性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甘肃省2016—2018年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结果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2016—2018年在校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2016—2018年甘肃省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8736例学生伤害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依次是跌倒/坠落(52.7%)、道路交通伤(14.1%)、钝器伤(13.8%)。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学校与公共场所(35.0%)、家中(23.5%)、公路/街道(19.6%)。前3位伤害发生时活动依次为休闲活动(31.6%)、体育活动(19.6%)、学习(11.2%)。7—10月伤害发生较多,占全年的38.6%。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为主(92.8%)。伤害部位以头部为主(30.7%)。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71.0%)。结论应重视中小学生伤害问题,全社会共同参与,根据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策略和措施。
张静张丑吉席金恩陈莉娟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甘肃省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评估甘肃省社区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2016—2019年甘肃省8个县/区74810名35~75岁常住居民,采用问卷调查,分析缺血性心脏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病及药物情况。使用多变量混合效应模型,以是否使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为因变量,以患者个体特征为自变量,以社区水平为随机截距,评估个体特征与二级预防用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74810名调查对象中,患有缺血性心脏病和/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285例(3.05%),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381例(16.67%),其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317例(13.87%),使用他汀类药物218例(9.54%),两种药物均使用154例(6.7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37,95%CI:0.26~0.52)、农村地区(OR=0.46,95%CI:0.26~0.81)、农民(OR=0.52,95%CI:0.34~0.81)、吸烟(OR=0.59,95%CI:0.42~0.83)、既往诊断心血管病>7年(OR=0.65,95%CI:0.41~1.02)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性更低,高血压人群(OR=1.58,95%CI:1.18~2.11)服用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甘肃省缺血性心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情况不理想,在不同亚组人群中差异较大。性别、城乡、职业、吸烟及病程是缺血性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的影响因素。应针对重点人群及影响因素,定制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张丑吉张静席金恩任晓岚
关键词:心血管病他汀类抗血小板药物
2018年甘肃省居民主要死因特征分析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了解2018年甘肃省居民死亡特征,分析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为制定相关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8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等。结果2018年甘肃省居民粗死亡率为573.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1.15/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646.31/10万、标化死亡率639.90/10万,女性死亡率497.60/10万、标化死亡率482.02/10万;前十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先天异常,占报告死亡数的97.25%;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趋势χ^2=179194.640,P<0.001),50岁~组死亡率较高,60岁以上死亡率升高明显。结论冠心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交通事故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的发生与死亡。
席金恩张静任晓岚刘舒瑜
关键词:死因死因顺位死亡率
甘肃省成年人业余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
目的调查和分析甘肃省成年人业余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为甘肃省成人开展身体活动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具有甘肃代表性的样本,对甘肃省14个市州56个乡镇中≥18岁常住居民随机抽样开展调查。结果甘肃省成年人经常锻炼率为14.3%(标化率13.95%),男性16.0%(标化率16.28%)高于女性13.0%(标化率12.27%)(χ2=13.789,P<0.05),城市经常锻炼率(16.2%)高于农村(12.3%)(χ2=23.113,P<0.05),轻体力职业(22.4%)高于重体力职业(10.7%)(χ2=183.314,P<0.05),糖尿病患者(20.4%)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3.6%)(χ2=25.330,P<0.05),男性不吸烟人群(18.8%)高于吸烟人群(13.9%)(χ2=14.274,P<0.05);城市、城市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线性增加(χ2=11.992、5.707,均P<0.05),随教育水平升高城乡均呈线性上升趋势(χ2=107.668、263.05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体质指数是影响甘肃省成人经常锻炼的主要因素,其中以农村为负向因素;男性经常锻炼的正向因素依次为年龄、糖尿病、职业、文化程度,负向因素为男性吸烟和农村;女性依次为职业、文化程度和年龄,均为正向因素。结论甘肃省成年人经常锻炼率总体较低,农村、重体力劳动者、教育水平低者更低;男性吸烟人群较低。影响经常锻炼的因素有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体质指数、男性吸烟。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关薄弱群体加大宣传和干预力度。
张静张兆翠董彩霞何虎鹏席金恩任晓岚
关键词:影响因素
2019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潜在减寿分析
2022年
目的 了解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及潜在减寿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甘南州居民编码为J00-J99的疾病死亡资料,对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率(PYLLR)、标准化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甘南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138.31/10万,其中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粗死亡率最高,为126.55/10万;甘南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2月最高,为15.68/10万;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χ^(2)_(趋势)=95.728,P=0.000),从≥45岁组开始快速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为110.87/10万。潜在减寿年数(PYLL)最高的是COPD,为652.00人年。结论 甘南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较重,COPD是主要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不断上升,应重点关注婴幼儿及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从而降低呼吸系统疾病负担。
张澍文席金恩蒋磊王翠兰拉毛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
甘肃省裕固族成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裕固族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于2016年7—8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对960名20~80岁常住裕固族女性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体格检查,并进行跟骨骨密度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结果在应答的929名调查对象中,裕固族绝经女性、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标化率)分别为27.64%(23.53%)、13.99%(12.78%),随年龄增大骨质疏松患病率呈上升趋势(χ_(绝经)^(2)=31.664,χ_(20-80岁)^(2)=114.576,均P<0.05)。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女性的婚姻状态、绝经年限、握力,20~80岁女性的年龄、文化程度、既往骨折史及握力是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的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均呈负相关(β_(绝经)=-0.003,β_(20-80岁)=-0.004,均P<0.05)。结论甘肃省裕固族绝经女性和20~80岁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年龄、绝经年限、既往骨折史是骨质疏松症主要危险因素;碱性磷酸酶可以作为骨密度降低的预测因子。
任晓岚李明阳胡继宏潘利席金恩单广良
关键词:裕固族骨质疏松患病率影响因素
甘肃省20岁~80岁和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5
2018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20~80岁汉族女性以及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探讨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7月~8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甘肃省兰州市、张掖市、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选取20~80岁汉族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法国Medilink公司生产的Pegasus超声骨密度仪检测跟骨骨强度,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甘肃省20~80岁汉族女性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10%,40~80岁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25.88%。体重指数越大(OR=0.392,95%CI:0.229-0.672)、从事的职业劳动强度重(OR=0.461,95%CI:0.295-0.721)和体育锻炼频次多(OR=0.565,95%CI:0.407-0.786)有利于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有既往骨折史的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风险高(OR=1.544,95%CI:1.080-2.205)。绝经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P未绝经组=8.33%vs P绝经组=22.76%,P<0.0001;OR=2.633,95%CI:1.655-4.190),其中绝经年限越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越高(OR=2.910,95%CI:1.426-5.939),女性绝经年龄越晚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越低(OR=0.354,95%CI:0.172-0.628)。结论针对体重指数低、有既往骨折史、运动少、绝经年龄早和绝经年限长的女性应该格外关注。在膳食上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生活上经常锻炼运动。了解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研究其影响因素对成年妇女的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刘斌董芬任晓岚张佳徐国栋席金恩王晓阳龚海英常利军妥娅赵红军王也余程东任会茹潘利单广良赵永成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后女性影响因素定量超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